醫療器械的防銹清洗維護與成本核算
3.2銹蝕器械清洗質量明顯提高器械銹蝕的程度取決于器械本身質量對腐蝕因子的敏感性。如器械清洗后未上油維護,消毒液浸泡對器械的侵蝕,器械使用后未及時清洗,高壓蒸汽滅菌等因素都會使器械不同程度生銹。各種原因導致器械產生的銹斑如不及時清除,容易吸附自由移動的細菌附在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膜。實驗表明,生物膜是造成醫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它能抵抗滅菌氣體的穿透,造成滅菌失敗[5]。改進前,銹蝕器械清洗質量不達標主要是質控體系不完善,對器械上的銹斑與滅菌效果的因果關系認識不夠、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嚴所致。通過完善質量監控機制,量化質量管理標準及醫院感染知識講座,并進行動態考核,針對性地采取對策,控制措施落實后銹蝕器械清洗質量明顯提高。表2顯示,銹蝕器械清洗質量改進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3器械損耗數量明顯減少表2顯示,工作模式改變后,人為因素引起的器械損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改進前,器械損耗較多主要是操作人員相關技術和理論知識缺乏及科室成本項目管理體系不健全所致。主要表現在員工對醫用除銹劑的基本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如除銹劑濃度過高,酸性過強引起器械腐蝕;用非專用刷擦洗銹蝕器械導致器械表層脫落;對器械損耗原因未作定期分析;器械報廢情況每月未生成報表;器械自然損耗與人為損耗沒有比較等。通過調整工作模式,針對性地加強組織、技術、質量、成本信息、物質方面的管理,如:①改進器械除銹工藝并指定專人負責,實行崗位責任制。②定期加強護理人員的崗位技術培訓及科室成本項目管理講評,強化質量責任和成本管理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③對器械損耗情況不定期分析并進行報廢登記,做到成本發生點的實時錄入,為科室年度成本項目核算和資源的使用提供合理依據,加強成本項目管理和健全監督機制可為提高護理服務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雙重保證。
總之,消毒供應室在銹蝕醫療器械清洗維護過程中,改進不合理工作模式,能確保銹蝕器械清洗質量,有效控制銹蝕器械清洗維護成本[5]。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對醫用除銹劑配制溶液放置時間作不同階段的監測和進一步研究,為除銹劑項目成本控制采取適宜的措施提供依據。

上一篇:醫生私磨鋼釘植入20人體內
下一篇:股市快訊:醫療器械漲幅居前
相關閱讀
- 宮腔鏡器械消毒時的注意事項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