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實行專賣 “看病貴”不再是難題
8月9日,第二十八屆沈陽國際醫療器械設備展覽會在沈陽科學宮舉行,在展會上,同樣是國產病床,傳統的價格900多元,全自動的是9萬多元,相比之下全自動的價格貴了100倍。醫療器械費用高直接導致了“看病貴”,為了解決“看病貴”,遼寧已經開始實行集中采購醫療器械。相關專家建議,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應該實行醫療器械專賣制度,依法取締各種層層加價的代理商。
病床從900多到9萬元不等
本屆展會總共展出了五六千種醫療器械,但是多數屬于一般性的醫療器械,多為檢驗、分析、手術用品等常見的醫療器械。
病床是展會上展出最多的一種醫療器械,一家展位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病床。從病床的外形上看起來,病床僅僅分為可以折疊的和不可折疊的,但是價格上卻相差很多。
河北省一家醫用設備公司銷售經理王全新介紹,該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生產病床的公司,展出的病床從900多元到3萬多元不等,除此之外,該公司最貴的病床還未帶到現場,價格為9萬多元。“最貴的病床屬于全自動病床,它可以調成座椅,也自帶餐桌,材質上和功能上比傳統病床都要先進,當然價格上也相差很多。”王全新介紹。
器械費用高致“看病貴”
醫療器械價格的高漲直接導致了醫院的成本增加,最后這種壓力只能“轉嫁”到了患者身上。
據了解,目前沈陽的三甲醫院基本上都采用了全自動的X射線攝影系統,針對不同部分的檢測費用一般在100多元到幾百元不等,而這種采用傳統的儀器監測費用僅為幾十元。
這種壓力的“轉嫁”在大型醫療器械上更為突出,仔細算一筆賬會發現,在患者的治療費用中使用醫療器械的費用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
一位沈陽市某三甲醫院的院長介紹:采購一臺進口的核磁共振機要花1400萬元至1700萬元,使用壽命一般為6年左右。醫院分攤到每年中的成本大約200萬以上,加上費用較高的醫用耗材、保修、人員工資等費用,又加大了成本。而這些進口診斷儀器則是三甲醫院必不可少的醫療器械。
在手術中,也存在著這種壓力的“轉嫁”。例如,一個5萬元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植入體內的血管支架和各種輔助器械就占了治療費的84%。
超五萬醫療器械集中采購
醫療器械費用高導致了“看病貴”其實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近年來,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多次對此進行關注。
針對這種情況,2009年,遼寧省提出省內各級政府、行業、國有企業開辦的所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醫院在采購5萬元以上的醫療器械時,均參加醫療器械集中采購。
通過采取集中招標、平臺采購、陽光操作、適度競爭、加強監管、違規必究等措施,逐步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醫療機構資金利用效率,降低百姓就醫成本。
另外,我省對醫院配置大型醫用設備也有相應的制約,作為醫院不能隨便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在采購大型醫用設備時,必須先取得配置許可證,方可列入集中采購計劃。
為了使集中采購真正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醫療器械的集中采購,必須保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進行。

相關閱讀
- 看病貴另一個原因:高端醫療器械“洋化”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