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管理新政引發醫療物流風暴
新修訂的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藥品GSP)將在6月1日正式施行,該新規對流通環節藥品質量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對此,某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醫療物流發展相對緩慢,新規提升了門檻,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而就在昨日 (5月30日),國際快遞巨頭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以下簡稱UPS)宣布在浙江杭州的醫療保健倉儲中心正式開業,并稱已達到新規的嚴格要求。
藥品新規或致行業洗牌
即將于6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修訂藥品GSP被認為是我國藥品流通監管政策的一次較大調整,與原有規范相比,新規對企業經營質量管理要求明顯提高,有效增強了流通環節藥品質量風險控制能力。
“當前我國醫藥物流發展相對緩慢,專業的第三方醫藥物流公司數量少、規模并不大,其余的物流配送主要是醫藥生產商用于滿足自身的需求”,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申正遠表示,“藥品管理新規對醫療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購、驗收、儲存、養護、銷售、運輸、售后等多個環節都提出了要求,這提升了行業的門檻,相關不達標的企業將會被清除出去。”
某物流行業分析人士也指出,新修訂藥品GSP的實施將有望帶來醫療物流行業的洗牌。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對整個物流行業來說,醫療物流相當于是一個小眾化的市場,但是屬于高端的市場,需要很多增值服務,可以歸類到項目物流里面,利潤比較高。
對于第三方醫藥物流在中國的市場發展情況,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其目前仍處于一個較低水平,國企在市場上有一定優勢,但整體來講,醫藥物流行業的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目前這一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有國藥、上藥、九州通等,但在整個行業的份額還不到20%。
“中國近幾年的醫療保健市場發展勢頭十分強勁,2011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醫療市場,市場規模約為640億美元,”某業內人士坦言,“到2015年,中國有望超過日本,成為這一領域的第二大市場,正是醫療產品運營的市場需求促使中國需要高品質的醫療保健物流服務。”
UPS重心傾斜亞洲
就在新修訂的藥品GSP實施的當口,UPS公司在中國建立的第二個醫療物流倉儲中心昨日正式在杭州開業,公司對外宣稱,已達到前述新規的各項要求。
據UPS亞太區供應鏈和醫療保健物流高級副總裁克萊格·福斯特表示,該公司在杭州的倉儲中心將主要服務于總部在中國的醫藥企業。他透露稱,開設基地的考慮因素很多,但醫療物流是UPS的重點戰略,戰略團隊正在考慮在中國適合的地方投資。
“就目前來說,國內專業從事第三方醫藥物流的企業并不多,UPS高調進入第三方醫藥物流市場正是看中市場的空白”,申正遠告訴記者,“新規出臺后,部分不達標的企業將會被清除,這對UPS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UPS作為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醫藥物流市場可能將面臨 “水土不服”等問題。
據了解,UPS在杭州新開業的倉儲基地主要客戶為默沙東。對于是否面臨客源不足的問題,UPS中國區合同物流和醫療保健總監蔣騫認為,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UPS位于杭州的醫療倉儲中心目前利用率已經很高,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客戶。
某物流資深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盡管醫療物流是UPS近些年的重點戰略方向,而UPS也強調對歐洲市場依舊存有信心,但其對中國市場尤為關注,或許可以看出其正由歐洲逐漸向亞洲傾斜。
“我在UPS工作多年,此前主要在美國和歐洲,作為UPS的新任國際總裁,我把拜訪中國客戶,熟悉中國的團隊放在首位”,吉姆·巴伯爾就表示,“我將盡我所能推動UPS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資料顯示,UPS的全球包裹業務在亞太區共建立了3個大型的運轉中心,分別位于上海、深圳與香港。

相關閱讀
- 最新消息!食藥監總局修改GSP,16條有變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