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建設需統一標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大力推進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但是,目前國內許多醫院信息化建設都是各自為政,開發的系統數據結構和格式不統一,無法互聯互通,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另外,國內的醫療信息化建設還存在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等問題。
對于醫療信息技術整體水平低和缺乏統一標準的問題,一位業內專家用“戰國時代”來形容當前的醫療信息技術市場。以北京為例,3000多家醫療信息企業形成了白熱化的競爭,微利之下企業根本沒有錢去搞研發,技術水平低下。而且沒有形成產品、技術和服務的整體集成,與國外在購買軟件、硬件、服務方面的投入各占三成不同,我國購買醫療信息產品時,硬件和軟件的投入各占到70%和30%,人的服務缺位。
“在醫院的醫療信息化項目招標中,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對相關行業沒有一個準入門檻,導致市場上產品良莠不齊,很多醫院購買的軟件用了兩三年就不行了,然后推倒重來。此外標準不統一也造成了醫院之間的信息共享障礙。”上述專家呼吁政府對醫療信息產業設立準入門檻,同時出臺一套統一的標準,對整個市場進行規范。
中國社會科學院醫療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強表示,醫療信息化前期需要大筆資金投入,包括對操作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及對醫護和管理人員進行大量培訓,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投入,能不能成功還有一定風險,即便成功其經濟效益也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一個地區、一家醫院是不是進行大規模的醫療信息化改造,資金如何籌措,達到什么目標,效果如何評估,都影響著這個決策的結果。
趙強建議,政府首先應該鼓勵和擴大在醫療信息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也就是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包括二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在這一目標達成的同時,鼓勵這些機構統一行動進行信息共享,減少重復檢查等醫療資源浪費現象,提高醫療效率。

上一篇:公立醫院改革需要“三維”拓展
下一篇:國內醫療器械要取得突破必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