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經陰道子宮系列手術41例臨床分析
【關鍵詞】 陰道 子宮 系列手術 臨床分析
近年,經陰道子宮手術已在許多醫院開展,文獻①報道,經陰道子宮手術是安全可行的,已逐漸成為婦科微創手術的首選方法。傳統的經陰道子宮切除手術需打開陰道前后穹窿,手術時間長,出血多。自2007年12月引進賈氏陰式器械行改良陰式子宮系列手術,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實施陰式子宮手術患者41例(觀察組),經陰道次全子宮切除患者7 例(小于12孕周子宮),經陰道全子宮切除患者29例,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5例。41例均已婚,平均年齡45歲,其中子宮肌瘤18例,子宮腺肌病5例,子宮脫垂9例,功能性子宮出血5例,宮頸上皮內瘤變2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1例,節育環嵌頓1例。另選取2006年1月—2009年2月行傳統經陰道子宮手術者41例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手術適應證、年齡、子宮大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觀察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病率、住院時間等。手術指征:子宮增大≤孕12周,活動、無粘連;子宮良性病變;術前常規行宮頸細胞學及陰道鏡檢查,排除宮頸惡性病變,行診斷性刮宮,排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盆腔及B超檢查,準確測定子宮大小、位置、形態及附件情況。
1.2 陰式器械
使用陰式子宮切除用螺鉆2L200420098130.5陰道側壁拉鉤2L 200520081238.8,直角形彎剪2L200620084063.0。
1.3 手術方法
在腰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鋪巾、導尿,縫合固定兩側小陰唇,暴露宮頸,宮頸鉗鉗夾宮頸前唇向外下方牽拉,在膀胱附著皺褶下0.5cm處,從宮頸右側9點繞前唇至3點處電刀切開宮頸陰道黏膜(如同時行陰道前壁修補,則用彎頭尖剪刀沿中線分離剪開陰道黏膜至尿道口下2cm,將陰道黏膜向兩側分離至膀胱膨出側緣,創面止血,修剪多余的陰道壁),電切膀胱宮頸韌帶,找到膀胱宮頸間隙,手指鈍性推離膀胱至膀胱子宮腹膜反折處,剪開反折,進入盆腔,置陰道拉鉤輕拉開膀胱,暴露子宮體,螺鉆鉆入宮體(如為子宮肌瘤,則將螺鉆鉆入瘤體),向前翻轉子宮,同時將宮頸推向后穹窿,子宮順利翻出后,根據手術要求,行子宮全切、次切或肌瘤剔除,切除子宮為順行式(與開腹子宮切除術順序相同),即依次切斷縫扎卵巢固有韌帶輸卵管峽部園韌帶、子宮動靜脈、主韌帶、骶韌帶,次切者宮旁組織處理至峽部下1 cm,切除宮體,可吸收線縫合宮頸,膀胱腹膜反折縫合至宮頸后壁,將宮頸復位,縫合宮頸陰道黏膜。全切者宮旁組織處理完骶韌帶后,直角形彎剪沿宮頸后唇切斷陰道后壁,取出子宮,可吸收線自陰道殘端兩側連續縫合陰道前后壁及反折腹膜,肌瘤剔除者肌瘤剔除縫合瘤腔后,將子宮復位,縫合宮頸陰道黏膜。關閉盆腔前,均需探查附件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結果
觀察組41例均順利完成陰式手術,術后病理報告與臨床診斷相同。對照組有5例因盆腔粘連或子宮大或并發癥,進入盆腔困難改行開腹手術。
2.2 手術并發癥
觀察組有1例因子宮腺肌癥,子宮3個月大小,翻出子宮時致陰道左側穹窿黏膜撕裂傷,予可吸收線縫合后恢復好,預期出院。對照組3例膀胱損傷,1例直腸損傷,1例術后排尿困難,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2.3 手術時間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80min(35~140min),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間132min(121~186min),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2.4 出血量
觀察組50~120mL,對照組150~660mL,兩組出血量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2.5 術后病率
觀察組術后體溫達到或超過38℃者5例,對照組17例,術后疼痛需鎮痛者觀察組9例,對照組23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2.6 術后住院時間
觀察組4~8d,對照組8~14d,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3 討 論
陰式子宮系列手術,避開腹壁,選擇自然腔道進行手術,損傷小,具有最佳的美容效果,但隨著要求微創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手術適應證不斷擴大,手術的難度相應增加,為克服陰道術野小、暴露困難的缺點,研制一些適合陰道手術的專用器械勢在必行。
3.1 陰式手術
傳統陰式子宮手術,手術適應證多限于子宮脫垂患者,手術必須打開前后穹窿,逆行式切除子宮,若想行子宮次切及肌瘤剔除都比較困難,手術步驟繁瑣,手術時間長,出血多,并發癥多。本院在開展改良陰式手術之前,在進行子宮手術時,多數醫生因畏難退而求其次,行開腹手術。
3.42注意事項
螺鉆鉆入子宮或肌瘤時,應看清周圍組織,以免損傷其他臟器,鉆入宮體時盡量取子宮體正中部位,若鉆入側壁則易損傷子宮血管,造成出血。螺鉆鉆入的深度應適中,太深易損傷周圍臟器,太淺則易滑脫③。
【參考文獻】
[1]張浩如,劉欣,秦金華.改良式經陰道非脫垂子宮切除術92例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10(23):635636.
[2]王虹,宋磊.1 270例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1):25.
[3]曾紅梅,賈正香.改良陰式全子宮切除術111例臨床分析[J].濟寧醫學院學報,2008,2(35):492493.

相關閱讀
- 微創技術打開健康之門(組圖)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