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乳腺癌的乳外表現2例
【關鍵詞】隱性乳癌;乳外表現
1、病例資料
病例1:患者,女,48歲,主因發現右腋下腫物1年活檢術后1周入院。患者于1年前無意中發現右腋下腫物,如“花生米”大小,可活動,無壓痛。近1年腫物逐漸長大,現如“棗”大小,在當地行腫物切除術。術后病理匯報“惡性腫瘤,考慮乳腺來源”。雙乳鉬靶片“雙乳腺增生”。乳腺情況:雙乳腺對稱,無乳頭凹陷、溢液、橘皮樣變,雙乳未觸及腫塊,右腋下可見3cm長手術瘢痕,左腋下及雙鎖骨上未觸及腫物,行右乳癌改良根治術。病例2:患者,女,61歲,主因發現左頸部腫物1個月活檢3天入院。患者于1月前發現左頸部腫物,約“棗”大小,無紅腫、疼痛、發熱。1周前行腫物切除術,術后病理回報“轉移型低分化腺癌,考慮乳腺來源”。乳腺情況:雙乳對稱,無乳頭溢液、凹陷、橘皮樣變,雙乳未觸及腫物,左鎖骨上可見4cm長手術瘢痕,已愈合。雙腋下及右鎖骨上未觸及腫大的淋巴結。雙乳鉬靶片“雙乳腺增生”。行左乳單切+低位也淋巴結清掃術。
2、臨床特點
2.1 性別 隱性乳腺癌多發生于女性,偶見男性。與男性乳腺不發育,病灶不易隱匿有關。
2.2 年齡 與一般乳腺癌年齡相當,為45~55歲。近年來發病年齡有提前趨勢。
2.3 首發癥狀病例 多發現同側腋窩或同側鎖骨上腫大淋巴結而就診,其轉移灶的直徑多在3.0cm左右,大者可達5cm以上。
2.4 病程 自發現轉移灶至檢出乳腺原發灶,短者數天,長者可達兩年以上。Fener-man觀察自腋窩淋巴結轉移確診至臨床腫塊出現為期約48個月,表明原發灶受機體免疫力的約束,生長較緩慢,因此提示我們,慎重處理不明原因的、無痛性腋窩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以免延誤治療。
3、討論
隱性乳癌①②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女性多見。一般是指臨床上無乳房的任何體征,而以腋窩淋巴結或其他遠位轉移為首發臨床表現并被病理證實來源于乳房組織的乳腺癌。在國外其發病率占全部乳腺癌的0.46%~1%,病理上以小葉原位癌和導管內癌多見。隱性乳癌的腫塊大小多在1cm以下,甚至僅能鏡下所見,然其轉移灶卻生長較快,并明顯大于原發灶,病理已確診的腋窩淋巴結或鎖骨上,尤其是右鎖骨上的淋巴結轉移腺癌,在治療上遵循三種治療方式:(1)在切除腋窩惡性腫瘤同時,無論乳房是否發現腫瘤均行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2)Capeland經過42例腋窩淋巴結轉移癌的研究,發現在未發現乳腺原發灶的情況下行乳腺癌根治術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和生存年限。因此,他提出:在大乳房和腋窩轉移瘤大時,可行乳房單切+低位腋淋巴清掃;對小或萎縮的乳房或轉移瘤小時,直接放療,無須切除乳房。(3)Kemeny通過對腋窩淋巴結轉移癌的女性觀察,提出無明顯原發灶且乳腺鉬靶片陰性的女性病例,僅行腋淋巴結清掃+乳房及區域淋巴引流區的放療,其效果同乳房切除。本文2例均為原因不明的腋淋巴結或鎖骨上腫大淋巴結切除送病理為腺癌來源的轉移癌,雙乳鉬靶片陰性,排除乳腺外原發灶后,才確診為隱性乳腺癌。
【參考文獻】
[1]吳祥德,董守.乳腺疾病診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75-377.
[2]曹月敏,王國佩.乳腺外科學.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236-240.

相關閱讀
- 國內首臺完全自主研發設備可至少提前半年診斷乳腺癌2015-08-20
- 健康體檢季 關注女性乳腺健康2014-01-17
- “基因檢測”風刮起 醫療器械抓住機遇尋發展2013-06-07
- 研究發現有望通過將巨噬細胞的狀態轉向修復狀態而控制肺部炎癥2013-03-21
- 乳腺癌治療新技術—冷凍療法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