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醫院應禁止醫生與患者握手
醫生接診病人的開始和結束都是握手。有研究表明,握手可以提高醫生同情和憐憫的感知能力。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握手有安慰和鎮靜的功效。然而,醫護人員的手可以作為病原體和疾病的傳播媒介。盡管努力控制病原體的傳播,醫護人員的手通過常規的接觸還是可能被污染。此外,手相關的病原體傳播可能會影響耐藥性的產生。
近年來,手作為感染媒介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重視,許多醫院和醫療保健機構出臺了有關手部衛生的建議和政策。但這些方案的實施受到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限制。為了避免感染或感染的傳播,許多人都盡量避免在各種場合握手,但是,這樣做可能會面臨各種社會,政治,甚至是金融風險。
一、傳播傳染性疾病
1.手部衛生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手部衛生早已被確認為防止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根本。手部衛生的改善已被證明與細菌定植和醫院獲得性感染率相關。然而,醫護人員手部衛生措施的遵守率下降到40%左右,病人和醫務環境的訪客的依從性更差。
此外,許多衛生保健機構采用的酒精類手部消毒劑,無法消滅部分病原體,其中就包括梭狀芽孢桿菌。與此同時,不同的洗手方式和技術細節具有不同的功效。
2.握手能傳播病原體和疾病
早在20世紀的醫學文獻中就已經提到了握手傳染疾病的風險。多項研究表明,握手可以傳播病原體。志愿者通過握手傳播細菌的能力要比外科病房的“撞拳頭”要強。艱難梭菌芽孢(醫療環境出現腹瀉的常見原因)可以通過握手來傳播。而且通過握手傳播的細菌比痰液中的細菌要存活更久。
3.從禁煙行動中吸取經驗教訓
雖然吸煙相關的死亡率比與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死亡率要大得多,但是在醫療機構中禁止握手和在公共場所中禁止吸煙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在整個50年代和60年代,吸煙已經成為人們習慣的社會行為。1954年,馬薩諸塞州超過50%醫生每天抽煙,1962年,美國42%成年人吸煙。同一時期,吸煙,肺癌和冠心病之間的相關性變得越來越清晰。1964年,第1篇外科醫師報告《吸煙與健康》中建議,禁止吸煙,雖然“這樣的建議是不容易實現的”。
鑒于那時吸煙文化的根深蒂固,接受吸煙有害健康的觀念,其次是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需要很多年。從此,香煙在北美大部分地區的公共場所被禁止使用,包括商用飛機,酒吧,餐館和劇院,甚至大學的校園。
2014年,美國只有約18%成年人吸煙,禁煙令保護了大約一半的美國人在工作場所免于吸入二手煙。去除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習俗,不僅僅要靠正式的禁令/法規,還需要廣泛的媒體宣傳和教育工作,以及有效替代品的推廣,如尼古丁口香糖。
二、替代性的問候手勢
鑒于握手的普遍意義,應該考慮尋找實用的和替代性的握手禮儀。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教育宣傳和有適當的標志,如:“握手自由區:為了保護您和您周圍人的健康,請不要在此區域握手。
握手的替代方式可以在世界各地的世俗和宗教手勢發掘。其中包括一些大家已經熟悉的手勢(用張開的手掌,廣泛用于非正式的問候),右邊手掌放在心臟的位置(面臨美國國旗時)。在遠東地區,鞠躬象征著敬畏和尊重,但也有各種各樣的世俗/宗教含義,可能意味著問候,謙卑,服從,道歉或祝賀。
合十禮在南亞流行了幾百年,通過日趨普遍的瑜伽練習傳遍世界各地。通過將雙手合十,放在臉部或胸部前,再加上頭部微微前傾,這一姿態象征著尊重,還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之間的宗教意義。在泰國,“拜”的手勢功能類似。額手禮把右手掌被放在心臟前,微微鞠躬,這是穆斯林的手勢代表問候和尊重。
三、結論
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病原體和疾病傳播與握手之間的相關性。此外,鑒于握手根深蒂固的文化含義,一個合適的替代手勢,可能需要采取廣泛的媒體宣傳和教育措施。
鑒于醫院獲得性感染和耐藥性的巨大社會和經濟負擔,再加上手部衛生措施的成功,實施握手禁令是很有前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