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城市試點,耗材貨款統一支付
衛健委發文!全面啟動區域性醫療中心創建工作,為降低成本執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體外診斷集采模式迎來大變革!
醫聯體內試劑采購配送模式巨變!“洗牌”再次來臨
2020年3月12日,上海市衛健委發布一則《2020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工作要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這則《通知》是上海衛健委對2020年該市醫療工作作出的全面統一部署,文件對我們醫療行業的各個維度進行了嚴格的建設要求。多次提到體外診斷行業。
《通知》第13條表示: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仍要加大加深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全面啟動區域性醫療中心創建工作,做好國家城市醫療聯合體試點。
探索新華-崇明醫聯體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降低采購成本,優化收入結構,減輕患者費用負擔;
醫聯體是近幾年國家醫改制度最熱領域之一,建設的最終目的希望完善全國醫療資源的配置合理、平等;以醫聯體建設為突破口,可破除醫療財政投入、醫保支付等方面存在的壁壘!
早在2019年5月,國家衛健委就發布一則《關于開展城市醫療聯合體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
明確表示,要在100個試點城市、上千家醫院建設醫聯體網格化布局。同時, 建立醫聯體內統一藥品醫用耗材管理平臺,以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為引領,實現用藥目錄銜接、采購數據共享、處方自由流動、一體化配送支付。
此次上海市衛健委《通知》明確表示,要開展醫聯體內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并且實行統一配送!這意味著原先與醫聯體內不同醫院建立供應關系的這些經銷商,即將要被進行一次大洗牌,大批中小型的經銷商的終端資源或不復存在。
另外,醫聯體內實行體外診斷試劑等耗材的集中采購、配送后,醫療機構將退出試劑等醫用耗材的采購主體地位,未來靠人情和代金銷售模式將無路可走!
什么是醫聯體?
以1家三級醫院為牽頭單位,聯合若干城市二級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1+X”醫聯體,縱向整合醫療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
有條件的地區推行醫聯體內人、財、物統一管理模式,促使醫聯體成為目標一致的共同體。不具備條件的,可在醫聯體內以對口幫扶、技術支持為紐帶形成松散型合作,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醫聯體運行仍有問題亟待解決:
醫聯體是分級診療推動醫療資源下沉的重要一棋,建設目標和執行過程都是經得起推敲和見證的。但任何事物在實施起來都會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醫聯體的建設同樣如此。
業內知名人士對小桔燈網透露,由于缺少平衡各方訴求的利益分配機制,一些醫聯體陷入利益博弈,大醫院被指借由醫聯體引發虹吸效應,壟斷人才和患者資源。
另外,從一般治療周期看,主要的費用支出在前期的檢查、手術和治療,后期延續性和康復性治療沒有多大的利潤。這導致醫聯體內部各級醫院利益分配不均,容易挫傷積極性。
雖然在落地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政府一直在完善制度目標,通過對加深對基層醫生培養,打通診治醫療資源壁壘等措施,問題正在被解決。
需要注意到的是,我們不能指望醫聯體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他的價值和意義很明顯,可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所面對的諸多問題都已經在解決或有了解決的方向。
醫學檢驗項目的結果互認,試劑耗材縮減用量
另外,《通知》17條表示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工作:
加快推進本市醫療服務信息互聯互通互認工作,實現全市所有公立醫院100%接入率,并就規定的醫學檢驗和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互聯互通互認。
這一政策的落地,是為節約醫療資源,減輕患者就診負擔。但側面對體外診斷行業帶來了部分影響,那就是試劑耗材使用量變少了。
但并不是所有檢驗結果都能實現結果互認的,一些技術成熟、覆蓋面廣的項目會實行結果互認。
醫械購銷領域不正之風,帶金銷售無所遁形!
《通知》第33條明確:
不斷推進行風建設,聯合本市糾正醫藥、醫械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開展行風建設與督查。繼續做好行風建設監督員管理,完成換屆并組織開展行風監督查訪。
嚴肅查處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等違紀違規問題。
其實,關于打擊醫療購銷領域不正之風的問題。上海市衛健委在2020年1月2日就作出過嚴格要求。
明確表示:在臨床使用上,必須加強規范醫用耗材的監測管理,嚴厲處罰搭售醫用耗材行為,實行醫藥、醫械代表院內備案登記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嚴打院內違規銷售外,學術會議、社會捐贈、商業等行為也成為重點整治領域。
寫在最后
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注重公平性和公益性的特殊行業,完全的市場機制會導致失靈。很多有關公平性、風險、監管等機制必須通過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才能解決的。
回到此次上海市《通知》文件中來,2020年政府部門對體外診斷領域的發展已作出嚴格部署,從試劑耗材的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到推動檢驗結果互認、打擊違規銷售,明確對體外診斷行業進行大治理!
當然,體外診斷行業已經發展這么多年,很多潛在的問題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就能解決。這個過程需要政府、企業、醫療機構等多方面的詳細評估、配合...
小編認為,面對整個醫械行業(含體外診斷)的完善治理,還需要幾年的緩沖期,這個時間段是留給醫械人、IVD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來源:小桔燈網 作者:班木芙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