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司長:醫械企業飛檢不夠,將大力加倍!
醫療器械飛檢力度加大,2018年飛檢100家的任務已完成過半,2019年起將加大力度,對醫械企業的飛檢數量將倍增至200家、300家、400家。
近日,國家藥監局的一位司長在公開場合表示,2018年飛檢100家醫療器械企業數量還不夠,未來要加大飛檢力度。明年起,飛檢醫械企業的數量要翻倍。
該司長透露,2018年以來,國家藥監局已在醫療器械監管上開展了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嚴防嚴管嚴控醫療器械安全風險、加強現場檢查工作、抓好抽檢和問題處置工作以及強化醫療器械監管法規建設等。
尤其是在打擊無證經營和經營使用無證醫療器械整治行動上,今年中專門的行動方案將無證生產列為重點對象。一些生產企業,產品注冊證還沒下來就開工生產,無視安全生產規范,被停產整改。
另外,該司長還提到,很多生產企業,多年不出問題,但是一換供應商就出問題被查,為省下采購錢,降低了產品質量。由此提醒生產企業,要重視供應商以及采購環節。
目前來看,自2018年1月份以來,國家藥監局官網幾乎每月都會有飛檢的通報案件,通報數量基本上都保持在10件左右。該司長透露,2018年對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飛檢數量是100家,目前已完成62家,其中12家停產整改。對進口(代理)醫療器械企業飛檢數量為26家,在醫療器械境外檢查工作上,對該召回沒召回的產品,將被列入飛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另外一個重要看點是,今年6月25日至7月24日,司法部對現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正案公開征求意見,最新的消息是,國家藥監局法制司相關人員表示,《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正案)》力爭于2019年出臺。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作為行業的母法,此次修正增加了12條,刪除兩條,修改39條,變動較大。如此,則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辦法或將聯動修正。
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修正案》有在借鑒美國的經驗。
在美國國情中,50%以上是低風險,僅需一般管控的一類醫療器械,臨床豁免數量為780種;40%的二類醫療器械,豁免數量為60多種;最需要做臨床的高風險三類器械,僅占比7%。
而中國三類醫療器械占比達到20%~30%,所需臨床試驗較多。因此,我們需要對醫療器械條例做修改,考慮怎樣科學的解決、提高臨床試驗的效率。
FDA值得借鑒:基于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FDA縮短了其上市時間,但為了保證質量,其后續監管措施非常嚴格。
該司長表示,據上述《修正案》,下一步將修訂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以及制定《進口醫療器械代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對違法企業,既處罰持證人,又出發代理人。該辦法已在國家藥監局官網公布。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