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創新醫療器械審查務實要點
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項目審查務實與展望
顧漢卿
2014年2月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總局”)發布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食藥監械管〔2014〕13號),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該程序是在確保上市產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針對創新醫療器械設置的審批通道。
按照該程序,對于創新型的醫療器械注冊,拿境內產品舉例來說,省局20個工作日初審,其后國家局40個工作日內必須出具審查意見,這意味著,若一切順利,僅需60個工作日即可進入公示期,公示期最短為10個工作日。總體而言,從申報到創新批文,有可能15周左右完成,與以往的審批時間相比大大縮減,尤其是針對需上報國家局審批的三類境內產品,企業將可更快獲批上市。
自創新審批程序實施以來,企業申報踴躍,但獲批者寥寥,一方面是企業產品本身不符合該程序規定的相關要求;另一方面是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不足以證明其滿足該程序的要求。
一、醫療器械的創新主要來源三個方面:
1、臨床創新,原始的醫療器械創新往往來源于臨床實踐,通過醫工轉化實現。
2、新材料,新技術在醫療器械上的應用,產生創新醫療器械。
3、已有醫療器械產品的更新換代,高新技術的介入,提高制造技術轉型與升級。
三個方面互相關聯,交叉融合,將構成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的主流,而重點是創新醫療器械上市。
二、哪些醫療器械產品屬于創新醫療器械?
特別注意:申報的創新醫療器械具體產品的特別審批。創新的是產品,而不是技術創新。
同時符合下列四點的產品屬于創新醫療器械:
1、申請者在中國依法擁有申報產品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權,或者依法通過受讓取得在中國發明專利權或其使用權;或者核心技術發明專利的申請已由國務院專利性質部門公開。
2、產品主要工作原理/作用機理為國內首創,產品性能或者安全性能與同類產品比較有根本性改進,技術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3、該產品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4、已完成該產品的前期研究并具有基本定型產品,研究過程真實和受控,研究數據完整和可溯源。
三、關于創新醫療器械的發明專利
發明專利是企業產品自主知識產權的法律文件,也是保護創新醫療器械知識產權的根據。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的審評中特別關注:申報的產品有沒有發明專利以及該發明專利保護的是不是產品的核心技術。國家局希望批準的創新醫療器械知識產權能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核心技術的專利要求在國內申報的產品是首次使用,而且是該核心技術的使用使產品的性能有顯著提高,居國際領先水平。
強調申報產品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審評的是產品的核心技術專利水平,并不是審評申報企業的專利數量和專利水平。
審查申報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發明專利過程中發現企業應避免、需要改進和引起重視的。
1、不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對申報產品有關專利的要求的產品,這些申報資料千萬不要報。報了也白報。
2、申報資料中有關產品核心技術中國發明專利的相關文件不齊全,均不會批準。
完整的文件包括:
(1)已批準發明專利的產品,專利文件應包括:發明專利批準證書和專利全文(含摘要,專利要求,說明書等內容)。
(2)已有公開的發明專利的產品,專利文件應包括:發明專利受理通知書,發明專利公開的通知書(或公告)和公開的專利全文(含:摘要、權利要求、說明書等內容)。
(3)購買發明專利權的產品(或已公開發明專利):除提供上述文件1(或文件2)外,還需提供購買專利合同(有蓋章及簽字正式合同)的副本,以及專利局有關專利權人變更的通知(或公告)。
(4)購買產品發明專利使用權,除提供上述文件1(或文件2)外還需提供購買專利使用權的合同(要求同3)及公證機關的公證書。
3、光有國外專利和國際專利,沒有在中國申請注冊發明專利并已公開或取得發明專利。這些專利的產品,盡管技術水平不低,申請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也不會獲得批準。原因是這些產品的知識產權不能在中國得到法律保護。
4、強調發明專利的重要性原因目的是未來保證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的產品,它的知識產權能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正因此面審評中對產品的發明專利不足以保護產品知識產權的問題,對不是首次使用的發明專利問題都提出了一些補充和加強專利的建議。
5、關于發明專利技術水平的審評,對創新醫療器械發明專利技術水平要求很高。并不是發明專利的產品一定能獲批,也不是一些“小的”“簡單的”發明專利的產品一定不會獲批,關鍵是這些專利能不能給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帶來顯著的提高,用數據來說話。
6、關于發明專利的組合,資料中理想的發明專利組合應該是:
⑴ 申請產品的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說明書應該涵蓋申報產品;⑵ 申報產品的發明專利,資料說明書中應說明所使用的核心技術是哪些,并說明核心技術已申報了發明專利。
一個企業建立適合自己產品的專利體系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保護企業產品的知識產權,僅僅靠幾個專利是遠遠不夠,一定要建立體系。這個體系越完整,越齊全,越豐富,那么產品的知識產權既不會侵犯別人的專利,又能保護好自己產品的知識產權,對醫療器械創新尤為重要。延伸到管理體系方面就是企業的知識管理體系的建設。
四、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該是國內首創
強調的是:
⑴產品主要的作用原理/作用機理為國內首創;⑵產品的性能或安全性有根本改進,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產品的發明專利也好,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也好,必須是國內首創。
國內首創是指國內沒有相同的產品被國內各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部門批準上市。
根本性改進是指相關的產品性能與安全性的檢測指標與國內同類產品相比有統計意義上的進步,即應該用數據說話,而不是用文字描述來表達,同時,性能達到國際領先。
查新要求:信息或專利檢查機構出具的一年之內的查新報告。
這些查新資料,企業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應了解,在設計輸入中應形成報告并在申報資料中應提供。
五、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指申報的創新醫療器械與已在臨床應用的同類產品相比,或者與臨床的“金標準”相比,它在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降低臨床費用這三方面,有一方面有特別的貢獻,數據與統計學分析能說明問題,即可認為應該具有顯著的臨床應該價值。
創新醫療器械的臨床應用,與傳統的臨床解決方案相比,一定要具有優勢。這種優勢不僅企業要用產品設計驗證性能的數據說話,更需要文獻資料的證明,以及動物試驗的數據以及結果加以佐證。
其中,權威機構,著名專家發表的文章,尤其是與產品開發研究相關的專家在國內外著名刊物發表的署名文章最能說明問題。
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的審評不要求企業必須進行和完成產品的臨床驗證。但企業若能提供申報產品臨床驗證的完整報告,哪怕是部分臨床案例的總結報告,方法與結果正確。那必定會提高該產品獲得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的概率。
創新醫療器械就大多數而言,臨床方案問題比較多,特別是它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方案設計計算,對照組與主要考核指標的選擇都容易出錯,建議多聽一些審查員及臨床專家的意見。
其次是臨床驗證的過程中的檢查總結,希望企業能開展此項工作,以便發現臨床方案中的問題并及時調整。對于創新醫療器械的下一階段的申報注冊又是一個重要環節,雖與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關系不大,但與產品注冊關系很大,務請重視。【與設計開發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相關哦】
六、申報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已完成前期工作并有基本定型產品
前期工作是指按質量管理體系開發產品的要求完成了。
⑴設計輸入;⑵產品設計驗證(有效性、安全性、動物試驗等驗證工作);⑶ 產品設計輸出:生產工藝設計、生產工藝驗證、工藝過程質量控制、產品的質量控制(性能指標,檢測方法與驗證,生物學評價、產品貨架說明驗證,滅菌驗證,包裝性能驗證等)。
對一些產品,影響其定型的特殊性能驗證應完成,如體內植入物與導管的動物實驗,耐疲勞試驗,免疫原性驗證,病毒滅活驗證等實驗。
申請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性能檢測不一定要全部完成,但建議制定好產品技術要求。沒有也不影響審批。
以上四個方面【三、四、五、六】的工作同時都完成了,符合條件才能通過專家審評,之后,尚需經創辦工作會議審核通過,以及公示征求意見。都通過了才能認為被批準成為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的產品。
申報資料中安全風險管理報告要體現過程管理的概念,各階段的風險管理都要包括其中。在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進行風險分析與管理,把所有在開發過程中發現的產品風險因素通過管理轉化為可控制因素,從而實現產品的最終風險控制。
凡是申報產品是省部級以上批準的項目,務請將批準原件的蓋章復印件附上。審評中,在相同條件下,優先通過省部級以上批準的項目。
【來源:醫療器械從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