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家藥企最新預告 全年業績不樂觀!(附清單)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的披露的信息顯示,我國醫藥行業收入增速與利潤增速、終端銷售增速背離,醫藥行業不樂觀。
▍醫藥行業增收不增利,醫藥行業不樂觀
2018年前10個月,我國醫藥制造業主營收入20180.6億元,同比增13.6%,增速穩步上升;利潤總額2553.9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有所下滑。
2018年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預計17131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持續下滑,以第一終端尤為嚴重。從統計數據看,林所長認為,我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速與終端銷售增速背離,2018年醫藥形勢不樂觀,下行壓力加大。
但總體而言,醫藥上市企業要略較醫藥行業整體樂觀,A股上市公司的虧損面要遠小于醫藥行業的整體情況。
截至目前,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已有91家藥企(約占A股上市公司的1/3)發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其中預計虧損的企業為5家,虧損面約為5.5%,盈利的企業為81家,約為89%,不確定的企業為5家。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底,我國醫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546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1236家,虧損面16.4%,較上個月提高了0.1個百分點,2018年前9個月醫藥行業虧損總額104.8億元,累計同比增長38.6%。平均每家藥企約虧損850萬元。
注:數據來源于中商產業研究院,供參考。
▍上市藥企相對行業整體樂觀,但預/略減的企業也不少
一年接近尾聲,再過一個月將迎來全年業績的的披露期,截至發稿時,已有91家企業發布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告盈利的有81家,預告虧損的有5家。從虧損企業占比來看,虧損面不到我國醫藥行業整體情況的三分之一。
從細分行業看,有個別細分行業的虧損面要高于醫藥行業整體。具體來看,醫藥商業無虧損企業,化學制藥、生物制藥、醫療保健和中成藥虧損的企業有1-2家,在細分行業里面的虧損面分別為3.23%、16.67%、6.25%和3.85%。
需要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在盈利的企業中,除生物制藥細分行業外,其余細分行業預告盈利的企業中預減企業占比也較高?;瘜W制藥、醫療保健、醫藥商業和中成藥預減合計占細分行業的比例分別為25.81%、18.75%、16.67%和19.23%。
可見醫藥行業的冬天遠沒有過去,企業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的壓力較大。尤其是化學制藥在一致性評價的壓力下,再加之兩票制、嚴控藥占比、重點監控和輔助用藥等政策的實施對醫藥行業的利潤影響較為明顯。
注:數據來源于同花順,細分行業分類根據通達信,數據供參考。
▍7家藥企凈賺超10億,3藥企增長超1倍
盈利的88家企業中(翻至文末查看81家盈利企業業績全貌),有邁瑞醫療、信立泰、科倫藥業、瑞康醫療、麗珠集團、華蘭生物、必康股份等7家藥企預告全年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其中,邁瑞醫療是繼藥明康德從美股私有化退市返回A股的第二家“獨角獸”公司,業績全年凈利增長近6成,全年凈利超40億元。
注:數據來源于同花順,細分行業分類根據通達信;預計凈利變化百分比為同花順統計數據,預計凈利為推算數據,數據供參考。
盈利的81家企業中,有海普瑞、九安醫療、冠福股份和嘉應制藥3家藥企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倍以上.其中,海普瑞同比大增近4倍。
總體而言,當前公告大增的公司主要是由于2017年凈利基礎較低或虧損。其中,海普瑞主要是由于將同一控制人旗下的企業合并帶來了凈利較大幅度的增厚。
注:數據來源于同花順,細分行業分類根據通達信;預計凈利變化百分比為同花順統計數據,預計凈利為推算數據,數據供參考。
▍曾經最會炒股和轉型醫療最成功的藥企,雙雙大虧超10億
曾幾何時,上海萊士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中最會炒股的企業,恒康醫療是藥企轉型醫療最成功的藥企,沒有之一??墒袌鼍褪嵌嘧兊?,今時不同往日,兩家在2018年雙雙巨虧十幾億元。
※上海萊士
在2015-2015年,股市行情好的時,企業靠炒股每年大賺數十億,即使在股災后的2017年,上海萊士仍然依靠炒股凈賺數億元。也因此,上海萊士曾一連幾年都占據著凈利率水平最高藥企的寶座。
可惜,英雄遲暮,好漢不復當年勇。2018年以來股市行情急轉直下,上海萊士所持股票出現虧損,且幅度還在不斷擴大。企業三季報虧損近13億元。
即使,在年初公司因重大重組停牌至12月7日復牌,同時公布了重組預案,上海萊士擬發行股份購買全球知名血液制品企業基立福的全資子公司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初步預計合計涉案金額約391.14億元人民幣,但投資者們還是用腳投票,200多萬手的巨額賣單死死壓在跌停板上,預計還有幾個跌停板。
※恒康醫療
恒康醫療前身為我國中藥企業獨一味,于2013-2014年轉型為醫療企業,此后股價像坐火箭一樣,一路狂飆。而這兩年醫療行業經營環境不如意,尤其是2018年以來,企業經營進入窘境,預計全年大幅虧損14億。
虧損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公司借款同比上期大幅增長,導致財務費用同比上期大幅增長,對公司2018年凈利潤產生影響;(2)由于部分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公司營業收入和盈利不及預期。
注:數據來源于同花順,細分行業分類根據通達信;預計凈利變化百分比為同花順統計數據,預計凈利為推算數據,數據供參考。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2018年已接近尾聲,各藥企的營收和業績基本已成定局,展望2019年,預計醫藥行業的日子并不會比2018年好過。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在信息發布會上預測,2019年醫藥制造業銷售收入36500億元,同比增長14.2%,藥品市場銷售額17955億元,同比增長4.8%。
預計在兩票制、集中采購不斷加碼的情況下,筆者認為企業的凈利增速可能進一步下行,對300余家的A股上市藥企來說,預計也難以避免受到影響。
附:81家盈利藥企業績概況
【來源:賽柏藍 】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