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耗材企業新時代,及時回復的才能活!
“靠譜”一詞正在成為聯系招標辦和耗材企業的紐帶,通過網上集采來驗證。不靠譜的耗材企業,招標辦可能就不帶你玩了。
近日,陜西省衛計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網采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在醫用耗材領域,重點要規范網上集采行為。
《通知》指出,陜西省目前已完成血管介入、骨科植入、起搏器、口腔科等13個大類的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工作,并在陜西省藥械集中采購網上公布了掛網采購目錄。
除此之外,《通知》明確提出,要限定耗材企業的響應時限。即,醫療機構與耗材生產企業完成議價后,將采購價格上報陜省藥械采購平臺,議價結果與限價相同的,藥械采購平臺將自動確認;議價結果低于限價的,生產企業應在10日內確認。
對有異議的,生產企業應及時與醫療機構溝通修正,并向采購平臺提出說明。
如果無正當理由且超過10日未響應的,由該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月為單位匯總后上報陜西省衛生計生委審核,公示后記入該企業網采不良記錄。
并要求,2018年7月起,按季度統計,對響應率低于90%的產品納入備選目錄。為有利于生產企業及時響應醫療機構上報的采購價格,省藥械采購平臺將增加對生產企業的提示預警功能。
很明顯,對響應時間的限定,表明招標辦開始重視耗材企業的及時響應議價的問題,從重視細節入手,以期提高內部溝通效率,盡量避免影響市場銷售的情況出現。
從側面也可以理解成,當某一企業被記錄的網采不良記錄多了后,將逐步淪為招標辦招標中的“邊緣企業”,無論什么廠家,一視同仁。
業界熟知的是,議價對企業來說是一個硬傷,議價就意味著企業產品要進一步降價。從最近幾個月曝出的消息看,一些醫療機構給出的報價很夸張。而耗材企業面臨著一個重要選擇:價格還是市場?
其實,不管價格還是市場,招標辦態度很明確,不管接不接受議價,企業都得及時給出回應。就好比社交中總拿“靠譜”一詞來衡量對方:事情成或不成,給個回應。一旦一個人被判定為不靠譜,那就難受了。
對耗材企業而言,“靠譜”一詞正在成為聯系招標辦和耗材企業的紐帶。如果企業不靠譜,那招標辦就不帶你玩了,甚至給出處罰。
2017年10月,黑龍江省衛計委發文,對集中掛網采購的生產企業回復議價訂單、配送產品等行為予以規范。其中一條是明確提出:
“對于醫療機構議價訂單,不管是否同意,生產企業都必須在24小時內予以回復。一年之內經確認超過10次未按時回復的生產企業,納入黑龍江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不良記錄,情節嚴重的取消該企業掛網產品。”
一旦面臨“取消企業掛網產品”的處罰,已經不是努力“靠譜”所能挽救的了。
今年5月28日,黑龍江省衛計委對不認真回復醫療機構議價訂單的29高值耗材企業予以點名通報,其中不乏知名企業。
通報依據來自于黑龍江省衛計委統計的自2017年6月17日以來的高值耗材生產企業不回復醫療機構訂單情況。結果,不回復網上訂單累計達到10次以上的生產企業共有29家。而不回復醫療機構訂單次數最多的,多達84次!
對此,黑龍江衛計委提出嚴重警告,要求有關企業立即整改,并于6月5日前向該委說明情況。本次通報后,仍存在不回復訂單情節嚴重的企業,將進行嚴肅處理。
對耗材企業來說,這似乎意味著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先別管市場和價格,及時回復才能繼續活下去。
陜西省衛計委在《通知》中還提到,力爭2018年全省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網采率達到95%以上。對醫療機構存在網下采購、虛報價格采購、實際采購品種和數量與省藥械采購平臺填報信息不符等違規行為的,要及時進行約談、警示、通報,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按相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省衛計委將結合各地工作進展情況開展不定期抽查。
及時回復和響應,一個新時代。
【賽柏藍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