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起,19種耗材啟動降價!
新一輪大規模集采即將落地,市場面臨重新分配,部分企業遭遇出局風險。
01 19類耗材集采結果即將落地
7月18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做好19種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落地實施準備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此次河北省牽頭開展三明采購聯盟19種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擬定于2023年8月1日在河北省落地實施。
7月14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正式公布了19種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分別為可吸收血管結扎夾、一次性活檢針、一次性使用輸尿管導引鞘、血管鞘、免打結縫合線、房間隔缺損封堵器、造影導管、Y接頭、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夜戴型)、一次性使用無菌外周血管內藥物涂層球囊、顱內支架、動脈瘤夾、心臟固定器(穩定器)、一次性使用溫度傳感器、一次性使用血氧飽和度傳感器、泌尿取石網籃、一次性使用高壓造影注射器及附件、一次性壓力延長管、醫用干式膠片。
此次集采覆蓋全國多個省市,伴隨著河北即將落地19種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其他省市也有望在近期跟進。
具體參與省市如下:
根據《通知》,2023年7月19日-2023年7月28日,中選企業可通過招采管理子系統選擇配送關系,每個統籌區可選擇不超過3家配送企業,選擇的配送企業應確保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2023年7月28日起,醫療機構、中選企業、配送企業應當通過招采管理子系統線上簽訂三方電子購銷合同,明確權利義務關系。三方協議的簽訂由醫療機構發起,再按照中選企業、配送企業的順序依次使用電子簽章完成協議的簽訂,醫療機構的電子簽章以平臺確認標識為準。
02 采購分配量情況傳出
協議采購量分配方面,近日業內流傳出一份表頭為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的“關于開展19種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協議采購量分配的通知”。
根據流出的文件,醫療機構協議量分配時間和醫保部門審核時間均為2023年7月18日-25日。醫療機構需登錄三明采購聯盟平臺 ,在“耗材報量管理”選擇“血管結扎夾等18種醫用耗材協議量分配”和“醫用膠片醫用耗材協議量分配”,按要求完成協議采購量分配工作。
其中,血管結扎夾等18種醫用耗材協議量和醫用干式膠片協議量有不同的分配規則。
血管結扎夾等18種醫用耗材協議量分配規則
免打結縫合線醫療機構首先分配給未經抗菌處理的免打結縫合線最低價格中選企業全部 (含未經抗菌處理和經抗菌處理) 約定采購量的20%。
其余17 種區分AB組的產品,醫療機構需分配給A組或B組最低價格中選企業(注冊證)20%的約定采購量:不區分AB組的產品,醫療機構需分配給最低價格中選企業(注冊證) 20%的約定采購量。
針對剩余約定采購量,醫療機構報量產品若在中選范圍,剩余采購量可分配給本醫療機構報量產品,也可分配給比報量產品價格低的中選產品;如醫療機構報量產品未在中選范圍,醫療機構一般要選擇價格較低的中選產品。
此外,參與本次集中帶量采購的醫療機構,在完成約定采購量后,一般要繼續使用該中選產品,也可選擇比該中選產品價格低的其他中選產品。
醫用干式膠片協議量分配規則
醫療機構報量產品若在中選范圍,剩余采購量可分配給本醫療機構報量產品,也可分配給比報量產品價格低的中選產品。
如醫療機構報量產品未在中選范圍,醫療機構一般要選擇價格較低的中選產品。
03 多家企業出局,大批耗材市場重新分配?
一次性開展超10類耗材集采,在河北并非首次。
去年,河北省曾一次性開展22類耗材集采,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6.5%。而在今年,耗材降價序列再次擴大——河北牽頭三明聯盟向諸多耗材品類發起降價邀請,海南、青海、廣西、遼寧、安徽等多省(區)亦共同參與到其中的部分耗材集采之中。
在今年集采的19類耗材中,既有原價幾十元到幾百元的低值耗材,也有集采前數千元乃至數萬元的高值耗材,其中不乏由進口產品主導市場的耗材品類。此外,常被看作是消費醫療領域的OK鏡,也被集采收入囊中。
其中一些耗材品類,集采出局企業較多,部分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比較高的企業,也有未中選的情況。
以一次性活檢針為例,B組多數企業未獲得中選資格,在一次性細胞活檢針產品分類,A組6家企業中的4家都未中選,其他兩個產品分類A組也有一半企業未中選。而在一次性使用輸尿管導引鞘品類中,B組42家企業僅1家中選。
低值耗材的市場往往較為分散,涉及到的企業眾多。低值耗材集采的中選率有時會較低,市場在集采后可能會快速向頭部企業集中,部分企業逐漸退場或尋求轉型。
在百元級別的耗材品類中,同樣存在進口主導型耗材。此次集采中的一次性活檢針、免打結縫合線等產品,以往進口占比都較高。不過,其中部分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外資企業,這次也進入到了未中選之列。
對于中選企業而言,市場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機會。
根據此次集采的協議量分配規則,各品類最低價中選的企業將分得全部或對應分組約定采購量的20%。據觀察,其中部分最低價中選企業,產品獲批較晚,集采前市場開拓并不充分,集采中選資格將直接為其打開進院窗口。
在高值耗材團體中,由外資企業強勢主導的動脈瘤夾、顱內支架(動脈瘤輔助)等耗材也在此次集采之列。河北省此前公布的擬中選名單中顯示,參與前述兩類耗材集采的所有產品均為進口,涉及企業包括美敦力、強生、史賽克、貝朗等跨國器械巨頭。
其中,顱內支架(動脈瘤輔助)中選企業包括柯惠、史賽克和強生,報價分別為18000元、19396元和19999元。動脈瘤夾的最低報價為1950元,最高中選價格為2586元。
顱內支架常用于治療腦動脈瘤、腦出血和腦血管狹窄等顱內血管病變,該產品屬于神經介入類耗材,后者也是由進口產品強勢主導的典型耗材品類,亦是國內企業的重要研發突破靶點。
動脈瘤夾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耗材,用于治療腦動脈瘤。神經外科耗材包括顱骨材料、腦膜材料、引流材料、縫合材料、神經刺激材料、腦電監測材料、輔助工具等,其中除人工硬腦(脊)膜外,該領域多數耗材以進口為主,亦多數尚未開展大規模集采。
不過,河南牽頭的神經外科類耗材省際聯盟集采預計不久后將啟動,目前產品申報信息工作已結束,申報信息的品類有動脈瘤夾、顱骨鎖、顱骨釘、顱骨蓋孔板、顱骨網、顱骨連接片、腦脊液分流系統、腦脊液體外引流系統等。
集采變量加速了市場的重新分配與價格重塑。有的企業擇機突圍,有的只能急流勇退。在每一輪的集采沖擊下,企業面臨的是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創新需求。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今日起,27省耗材集采開始報量2024-12-04
- 10月17日,最新耗材集采將開標2024-10-16
- 7大類耗材集采啟動(附名單)2024-08-06
- 介入類耗材集采來了2024-07-23
- 7月1日起,9類耗材開始降價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