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起,28種耗材集體降價
集采總是充滿未知與變數,有人脫穎而出,有人黯然退場。無論規則如何變化,企業都需要在這場博弈中重新找到生存方式,集采價格落地那一刻,新的競爭周期就開始了。
01
京津冀3+N聯盟集采正式落地
5月7日, 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做好京津冀3+N聯盟28種集中帶量采購醫用耗材中選結果落地實施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28種醫用耗材中選結果擬定于2024年5月15日在河北省落地實施。
根據《通知》,2024年5月7日-2024年5月14日,中選企業可通過招采管理子系統選擇配送關系,每個統籌區可選擇不超過3家配送企業,選擇的配送企業應確保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2024年5月10日起,醫療機構、中選企業、配送企業應當通過招采管理子系統線上簽訂三方電子購銷合同,明確權利義務關系。
此次京津冀3+N聯盟集采共覆蓋28種耗材,涉及外周介入、止血材料、神經介入、透析材料等諸多品類,參與地區超10省。
河北省是截至目前首個明確集采執行時間的省份。預計接下來,聯盟其他地區也將相繼確認集采執行時間,28類耗材將在聯盟省份形成新的價格表。
聯盟地區及采購品類具體如下:
此次集采的耗材中,部分品類以前已有集采推進。
以止血材料為例,內蒙古等15省區去年11月對紗布類、粉類、海綿類、膠類、骨蠟等10類止血材料進行了聯盟集采,中選產品平均降幅72%,最大降幅97.6%。
據觀察,除價格相對較高的粉類止血材料以及膠類止血材料(流體明膠+醫用膠)集采價格在百元以上外,其余產品的擬中選價格多在15元以下。明膠海綿擬中選均價從575元左右下降到13.5元。
截至目前,內蒙古、遼寧已經明確了集采執行時間,分別于5月8日和5月25日起執行新的價格。兩大聯盟集采同時落地后,止血材料領域降價效應疊加,市場格局或出現新的變化。
此外,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類耗材繼續受到集采影響。去年,河南曾開展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集采,這也是省級集采中覆蓋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品類最廣的一次嘗試,2323個品規平均降幅達53.6%。
今年京津冀聯盟集采中,神經介入導引導管、顱內支架、取栓支架、外周彈簧圈等品類被納入,競爭頗為激烈,部分產品降幅超預期。后續或將對整體市場價格產生間接影響。
02
多個重磅聯盟集采落地
降價時間表出爐
近期,第四批耗材國采、河南省際聯盟通用介入和神經外科集采、內蒙古省際聯盟止血材料集采等多個重磅集采進入執行階段。
據賽柏藍器械不完全統計,5月將有廣東、陜西、河北、河南、吉林、遼寧、內蒙古、湖北等多地迎來相關耗材的新一輪降價。
(制圖:賽柏藍器械)
除前述集采外,去年下半年至今,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輸注泵、血液透析以及體外診斷領域的化學發光、生化試劑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大規模集采,預計也將在今年陸續落地。
整體來看,從國采到省際聯盟集采,近期耗材集采平均降價基本在5折多到7折多之間。此前動輒平均降價超八成的“腳踝價”已很少出現。
(制圖:賽柏藍器械)
集采降價整體趨向溫和的背后,一方面是部分集采品類市場競爭尚不充分,存在議價難度。另一方面,國家及多地集采也從規則設計上鼓勵多企業中選,減少不合理的超低價中選情況。
與此同時,對于仍未實現相對充分降價的耗材品類,未來集采將逐步收緊網子,把價格打下來。以國采為例,前期已實現集采全覆蓋的人工晶體類耗材,又納入第四批國采名單,將在今年實現新一輪降價。
集采輪番上演,而這也意味著,留給醫療器械企業的時間窗口在收窄,械企只有加快創新、繼續提升運營效率,才能不被市場遺忘。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超大聯盟集采將執行,28種耗材市場調整在即2024-04-28
- 三類耗材中選結果出爐,價格再下探(附名單)2024-01-29
- 5-6月執行|32+29省耗材集采結果出爐(附名單)2024-01-17
- 降幅67.22%!這類耗材中選結果公布2023-04-26
- 16省聯盟集采結果公布,械企巨頭只降1元(附清單)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