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塑料向高端邁步
微創手術用塑料器械
微創手術近年來在國外非常盛行,但微創手術對使用的器械有很高的技術性能要求。例如微創手術器械由多個部件裝配而成,而這些塑料制部件每件重量僅1mg,這對模塑工具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尤其是植入型微創塑料器械,僅原料成本即高達每公斤0.6萬~4萬美元。植入腹腔或胸腔中的微型器械產品的精密度達±0.001~±0.0001英寸,而且必須經得起嚴酷的生理環境考驗(如熱量、酸堿度等等)。它還應保證具有一定體內工作壽命。微型植入式器械所用塑料材料均為生物相容性好和具備生物降解性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微創手術器械和微型植入式器械將成為今后幾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暢銷產品。
靈巧塑料制成的人工耳
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生物耳研究所”利用一種名為Polypyrrole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了一種新型仿生耳。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Bionic Ear。據介紹,新型塑料材料Polypyrrole不同于其它高分子聚合物之處在于:具有導電性。科學家將其加工成人工耳后,可將耳廓收集到的周圍振動源傳來的聲波轉化成微弱電流,再通過“毛細胞”(即聽細胞)經由聽神經傳送至腦內,并轉化成聲音。據介紹,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新開發的仿生耳Bionic Ear使用一節體積小巧的高性能鋰電池供電,其聲音效果優于現有各種數字式助聽器。
據國外報道,澳大利亞生物耳研究所正在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開發一種可幫助受損脊柱神經束細胞生長的新型塑料器械產品。據研制者介紹,這是一種微管形塑料器械,表面涂有NT3物質(一種新開發的神經細胞生長劑),將該器械通過手術植入受損的脊柱內腔,可促進神經細胞生長,使斷裂的脊柱神經束恢復原狀,從而可使因車禍或高空墜落等原因而癱瘓的病人重新站立起來。
特富龍膜的新應用
目前,國際醫療器械行業的趨勢是:微型電子醫療器械的用途日漸普及。如心臟起搏器、胰島素泵等等。但這類植入式電子醫療器械產品均需由電池驅動,而各部件之間必須嚴格絕緣,否則一旦漏電會造成器件失靈,無法工作,最終危及病人生命。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上市已有半個世紀之久的氟塑料“聚四氟乙烯”(即特富龍)可作為出色的絕緣用塑料薄膜,用于植入式電子醫療器械類產品中。薄如蟬翼(0.025mm)的特富龍薄膜絕緣強度可達260KV(該材料最高絕緣強度可達6500KV)。美國公司已將特富龍薄膜成功用于植入式電子醫療器械中,作為一種高性能絕緣材料。
國外正在研制的新型塑料醫療器械產品還有很多種,如德國GE塑料公司開發的有12種用途的電子手術用塑料筆(12 uses-EZpen)、塑料制電子麻醉機、治療“燒心癥”(胃酸反流)的新型植入式塑料器械新產品。美國AGY公司新近研制成一種適合牙科器械或矯形外科器械使用的新型玻璃纖維材料,它實際上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HPB,將其制成器械類產品后植入體內可工作30天以上。

相關閱讀
- 國家衛健委:高端醫療裝備,有新政策2022-07-12
- 如何利用塑料為醫療器械帶來革新?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