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下 醫械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作為醫療器械行業新媒體,醫械創新網從本行業的角度來看下這次《規劃綱要》對醫療器械行業的啟示,看看哪類、哪些醫療器械會借這次《規劃綱要》東風起飛!
這次的《規劃綱要》對我國醫療衛生資源作出怎樣的調整和布局;未來五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設在哪兒、規模多大;非公立醫療機構如何發展;醫療人才建設如何加強等問題給出了一個規劃和布局。該規劃核心內容如下圖:
這個《規劃綱要》無疑會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厘清了目前所處的現狀形勢和挑戰,同時也為未來的發展推進指明了方向。
在針對這些問題的解讀背后,對于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又蘊含著怎樣的信息呢?我們能從這些解讀中,看出哪類、哪些醫療器械會在這次《規劃綱要》東風下,乘風破浪呢?有能看出這次《規劃綱要》帶給我國國產醫療器械產業何種挑戰?
為此,醫械創新網來解讀一下解讀背后所蘊含的機遇與挑戰!
解讀一.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促基礎醫療產品產業騰飛
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總量不足是導致看病難問題的重要原因。很多醫院常常會出現“一床難求”的局面。床位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核心資源要素,也是國際上衡量國家間衛生資源和服務能力的主要通用指標。
綜合考慮我國人口總量、老齡化、城鎮化等因素,結合全國床位數的歷史變化趨勢,同時借鑒國際相關經驗,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每千人口床位數達到6張的發展目標!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每千人口床位數達到6張,結合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初步計算下來床位的總量是一個相當大的數量。
病床僅僅是基礎醫療設備的一個典型代表,除此之外,醫療衛生資源中的還有眾多的其他基礎性醫療設備和用具,像手術燈床、手術刀、手術縫線等。另外基礎醫療設備使用更換頻率較高。這些醫療器械產業都能在這次《規劃綱要》看到未來的巨大市場。
解讀二. 遠程醫療在合理布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上發揮重大作用
目前我國衛生資源存在布局結構不合理、沒有建立合理的分工協作機制等問題。如何合理的布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關乎著欠發達地區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實現全面小康所必須面對的難題。
早在2009年3月,中央下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堅持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辦醫原則,但具體辦多少、怎么辦沒有明確部署。
這次規劃綱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資源現狀,統籌不同區域、類型、層級的醫療衛生資源的數量和布局,首次明確了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的建設數量和規模。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探索建立跨區域醫療衛生機構。同時,按照統籌規劃、提升能級、輻射帶動的原則,在全國規劃布局設置若干部門辦醫院。
鑒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發展不均衡,在中西部人口分布不集中等現實情況。想實現《規劃綱要》中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有難度。同時,因為人口的不集中,致使鄉鎮醫院在發揮自身作用上大打折扣。
而遠程醫療剛好可以克服此類難題。遠程醫療在克服人口不集中,區域發展不均衡上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在實現《規劃綱要》的目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遠程醫療有很大可能會借這次《規劃綱要》東風真正起飛。
解讀三.民營醫院的發展帶給國產醫療器械產業新機遇
推動社會辦醫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大舉措,中央高度重視,新一輪醫改啟動后國務院兩次專門下發鼓勵社會辦醫文件,但社會一直反映民營資本難以進入醫療衛生事業領域。
這次制訂規劃綱要,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力量以合資合作的方式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個體診所的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等。這些硬性要求,突破了各種障礙,是送給民營資本實實在在的利好政策,將會有力地推動社會辦醫的快速發展。
吸納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機構的建設中,不僅引入了市場競爭,也在一定程度上將權利下放,更多促進社會進步,為實現全面小康添磚加瓦。
社會資本的進步,必將帶動國產醫療器械的大發展。引入社會競爭后,更多的會選擇相加比更高,創新性更好的醫療器械。這為國產醫療器械打開了又一個市場。尤其是在一些大型設備上,像影像成像、核磁共振等,為國產醫療器械的發展提供一次絕佳的機會。
相信這次《規劃綱要》會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解讀四. 醫護人才的建設帶給國產醫療器械產業新挑戰
人才是醫療衛生資源不可或缺的內容,更是醫療的直接參與者。人才建設在醫療衛生資源中處于重心地位。
這次規劃避免了重“物”不重“人”,對人才配備、培養和使用三個環節作出了要求,提出了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人員配備標準,明確了人才培養培訓的目標和方向。
按照《規劃綱要》來看,未來我國醫護人員會迅速增多,醫療器械在未來發展上一方面設計上要更多的加強患者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一下醫護人員的用戶體驗。在繁重的醫護工作中,醫療器械醫護人員的用戶體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醫療器械產品的市場占有。這就對未來醫療器械產業的設計理念等提出了新挑戰。
在這個個性化很強、選擇余地較多的社會,未來醫械產品的設計理念應該在功能上傾向于患者體驗,在使用上傾向于醫護人員的用戶體驗才能更多的占有市場。

相關閱讀
- 這省投資11億,新建6000個衛生站2019-02-18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何時才能實現進口產品代替2017-05-03
- 醫療器械國產化進一步推進 配套政策陸續出臺2017-04-14
- 國家撥款25億 擬推出大量重磅國產醫械新品2016-10-14
- Perficient:2016年互聯網醫療指南十大必讀趨勢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