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企業應共建境外技術指導平臺破解走出去迷題
我國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出口額逐年遞增。但從產品本身來看,質量穩定性和后續服務仍是短板。業內呼吁,中國企業應在海外共同搭建技術指導平臺,在邁出走出去的第一步之后,繼續“走進去”、“走上去”。
中低端領域占主導地位 高端漸發力
2013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額193億美元,同比增長9.92%。2014年1-7月,出口額繼續增長,但增幅趨緩。上半年出口額過億的產品仍集中在按摩器具、醫用導管、彩超等中低端產品上。
2013年,出口額最多的市場是亞洲,其次是傳統市場歐洲和北美,從具體國別來看,美國、日本、香港是前三大出口市場。
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副秘書長蔡天智告訴記者,中國企業這幾年出口到海外的醫療器械產品品種很多,三資企業主要是以高端產品為主,民族企業以中低端設備或耗材類產品為主。未來一段時期,來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醫療器械產品仍將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進口來源。同時,發展中國家市場潛力較大。
例如,印度是中國醫療器械第九大出口市場。2012年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尚不足30億美元,該國醫療器械產品70%-80%依靠進口,尤其是中高端設備。預計今年印度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突破40億美元,其中骨科矯形類產品增長較強勁。
蔡天智分析,未來五至十年將是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迅猛發展時期,該行業經過積累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產品體系,并在中低端產品領域確立了舉足輕重的地位?,F階段,我國企業在監護、醫學影像、臨床實驗室等設備和微創介入治療等領域成果顯著。隨著技術的深化,必將在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心電生理儀器、人工關節、智能手術機器人等高端產品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醫療設備境外營銷受多方因素制約
中國醫療器械的在國際市場正處于良好的上升勢頭,但是企業和產品走出去也伴隨著政治、經濟、本土化的各種挑戰,對出售的機器設備開展售前技術培訓、售后維護與維修等是目前最大“短板”。
以金磚國家中從我進口醫療器械最多的俄羅斯為例,該國進口的醫療設備主要來自我國,是我醫療器械出口第六大市場。去年我對俄出口額是5.34億美元。
去年該國出臺促進本國醫療器械工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后,我對俄醫療器械出口已受到影響,2013年出口額同比下降0.55%,首次出現下滑;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9.67%。據了解,俄正醞釀出臺政策保護本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限制采購國外產品。
除了產業政策導向的影響,醫療設備的售后服務保障投入很大,對企業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2013年財報顯示,在2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境外銷售網點的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公司2013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4.5%,達到12億美元,其中中國地區營收同比增長16.5%至5.51億美元,占比為45.4%;海外市場占比超過一半,西歐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市場均為兩位數增長。該公司一位國際項目專員向記者表示,邁瑞今年海外業務增幅有限,壓力較大。
據在印度、加納和阿聯酋分別設置銷售網點的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的總經理張浩基介紹,完全雇中國的工程師在當地進行售后服務,首先面臨的就是成本問題,派出去一個比較成熟的工程技術人員,費用一年至少得30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醫療器械特別是機器設備本身不是完整的產品,使用培訓和售后服務分量很重,現在除了常規的兩年保修之外,客戶基本都要求做到整個生命周期的維修保養。這塊“短板”,實際上是中國的醫療器械多年來在海外市場并不成功的原因。
剛剛從幾內亞援外醫療崗位上結束工作回國的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孔晴宇根據自己在非洲的工作經歷建議,隨著出口非洲的設備越來越多,可以由行業或主管部門牽頭,在非洲建幾個工作站,集中管理各企業的設備。工作站由出資企業共同管理,用最少的投入產生最大的效果。
形成合力搭建境外技術指導平臺
記者從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日前召開的推動醫療器械境外營銷網絡工作研討會上獲悉,為了破解以上這些難題,醫保商會倡議業內成立中國醫療產品境外技術指導中心,為相關出口企業提供產品的售前技術培訓,售后維護與維修,聯合參與所在國的招投標,協助國內企業產品在海外注冊等。
“有了這個平臺,企業就不用各自為政、重復建設、資源閑置。”蔡天智表示,只有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形成合力,才能解決企業走出去的難題,而且不僅是走出去,還要“走進去”和“走上去”,逐步擺脫在中低端領域徘徊的局面。
納通醫療器械公司國際業務主管于亮建議,借助平臺做一個名冊類的東西,就像FDA認證一樣,公司通過認證就能獲得一定的信譽度,由商會出面跟當地政府溝通推介。
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公司項目一部總經理鄒小兵認為,中國醫療產品境外技術指導中心的設立有利于滿足行業企業在境內外標準互認、準入門檻方面的相關需求。
也有業內人士人強調增強參與平臺建設的企業之間的合作程度。長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公司白貴才等人認為,應成立行業協會建立真正有約束力的行業規則,同時,企業要強化資源共享、有序競爭意識,謀求長遠發展。

相關閱讀
- 政策發力 國產醫療器械是否能“逆襲”2016-04-07
- 《北京市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白皮書》揭秘大型設備歸屬2016-01-11
- 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入佳境2015-09-15
- 費用高企吞噬醫療器械企業利潤 高性能器械成突破口2015-08-31
- 國務院通知,大型醫療設備前景不妙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