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密集轟炸,醫械產業蓄力待
導語:衛計委通知對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取消審批;福建廈門對第三類醫療器械最高補助2000萬元。從中央到地方,醫療器械行業迎來利好政策密集轟炸時代,在真正騰飛之前,先讓醫療器械蓄蓄力!
1.利好政策密集轟炸
如何才能更好的為醫療器械企業松綁助力,從而實現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的提升?相信大家都會認同僅有企業自身產品的創新、企業間的交流合作以及資本市場的運用是不夠的,很大程度上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與助力。
在7月4號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知道意見》中就再次明確提出互聯網+醫療;國家衛計委通知對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取消審批;而再往前一段時間的《中國制造2025》以及研究中的“十三五”規劃等都將醫療器械產業擺上重要位置將投入大力支持。國家層面上的頂層設計不斷出臺對醫療器械產業的利好政策,而地方政府作為行政的最前沿,其行政決策將直接決定著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2.政府、企業自我創新
而作為跨學科多技術交叉的醫療器械產業,現在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區域布局也隨其越來越被重視而發生了變化。傳統的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區持續其龍頭引領地位;而中三角、西南雙城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也逐步發力,不斷引進孵育醫療器械產業,同時還在制度管理上等都做出創新調整。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正逐步從東向西,從沿海向內陸擴張,這也正和目前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一致,一定程度上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與變化也正反映出我國整體經濟上的發展與變化。
以珠三角的深圳、珠海為例,兩市的醫療器械產業除了自身的產品的創新外還不斷在摸索創新與外企的合作,此外還成立了體外診斷試劑創新創新聯盟等加強了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提升自身區域醫療器械產業的競爭力。也正是因為企業在自身產品和合作上的不斷創新加上政府的利好政策,以及企業間的合作分工,使得珠三角匯聚了像邁瑞、華大、麗珠等醫藥、醫械類優秀企業,也使得珠三角在產業升級優化中走在了全國前列。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城——上海,在醫療器械產業方面的布局自然也不落下風。擁有廣大的經濟腹地和城市一體化程度較高的長三角,其醫療器械產業園區也眾多,江浙滬作為高校科研機構密集地,也為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優勢。我國首個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的成熟運行,江浙兩省內企業的自主聯盟以及像“江蘇省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之類機構的出現,都在推動著長三角醫療器械產業的加速發展。
相比珠三角和長三角,福建廈門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較晚,可以說是后生之輩。但今年來,廈門先后成立了三個醫療器械專家委員會,使得廈門醫療器械監管有了“專家智庫”,為企業產品提供技術審評、風險評估等,之后廈門又出臺政策鼓勵創新研發“對第三類醫療器械,分研發、臨床、生產各階段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和500萬元無償資助,單個項目累計最高可達2000萬元。”
3.爆發前夜
政策的促進、自身的創新,這是一個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爆發的前夜,我們不能要求國產醫械品牌一夜之內擊敗GPS,獨霸市場。我們要看到國產醫械品牌的逐步成長。
醫療器械產業在其發展中形成的聯盟形式也將促進區域產業競爭力,而國家的重視和個利好政策以及民族品牌的自我創新等都將促使國產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或許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爆發的那天就在明天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