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戰略規劃重點方向初探
在3月26號第四屆醫療器械產業、投資與并購CEO峰會上,來自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的樊瑜波教授做了《十三五醫療器械戰略初探》的報告,而樊理事長也是國家“十三五”的醫療器械規劃的主要參與者。
在報告中,樊教授說:“通過連續幾個5年計劃的支持,通過的醫療器械科技和科技產業有了非常大的發展,方方面面不管是醫療器械的幾個大類都有很大的進步,通過“十三五”有了很好的機遇。”那么國家在“十三五”期間重點支持發展的醫療器械產業領域是什么呢?
數字化診療設備。據樊教授說,“數字化診療設備,這個即將以重點專項的形式作為”十三五“首發的重點專項,組織修復與再生材料、分子診斷儀器及試劑、人工器官與生命支持設備,健康檢測裝備這五大方面。比如說還會圍繞著養老和健康、殘障人有一個任務布局。”
高端醫學影像產品。目前國內醫院所用的此類產品大多依靠進口,其核心部件以及一些醫用探測器、軟件系統、高性能超聲、診療一體化系統以及新一代的X射線機等大型醫用裝備需要國產化。樊教授說:“影像和放療結合的腫瘤治療設備,是在”十三五“應該重點支持的,特別是跟高端影像設備結合的放療系統在十二五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在“十三五”會持續支持。”
醫用生物材料方面,尤其是可再生的修復材料。
在談到目前比較熱的3D打印的時候,樊教授說:“個性化的手術輔助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結合3D打印的個性化治療的裝備特別缺乏特性化的設計、評價和個性化的制作系統,不是簡單的醫生和3D打印機的組合,而是3D打印利用在醫療領域打什么,設計什么東西,怎么指揮現有的產品,這個才是需要解決的方案。“
目前IVD行業發展可謂是是非快速,在各種新的光電技術和新的生物材料以及納米技術領域的不斷整合,新的方法、試劑、芯片和儀器會不斷推出,樊教授認為這個領域也是一個熱點,是一個需要支持的領域。
智能醫療因為有助于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但樊教授認為目前市場上的智能終端、腕表等,它們的承載功能有非常的局限性,如何開發出具有醫療信息監測,健康信息監測、評估、調控的終端或者是軟件系統或者是硬件終端是目前醫療器械行業的一個當務之急。“否則僅靠幾個腕表計步器等等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承載我們給予的厚望!”樊教授呼吁“大量的健康信息和醫療信息的智能檢測微小型化、便捷化等等是需要我們這個行業做的!”

相關閱讀
- IT大象IBM在華秀布局醫療的五種武器:剛刷了40億美元的卡!2016-03-04
- 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趨向便攜化、家庭化、智能化2014-12-22
- 創新運營平臺是智能醫療的引爆點2014-09-25
- 智能醫療將成為下一代醫療電子發展新趨勢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