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進口!“國家級”大三甲采購訂單,只要國產!
有人說:“國產和進口械企的主戰場是三甲醫院,其對國產產品的接受程度,才是決定市場格局的掌控力量”。
事實的確如此,尤其是在高端醫療產品市場,能否成功邁進大型公立醫院市場,至關重要。
千萬級設備采購大單,大三甲醫院“拒絕進口”!
5月12日,據中國政府采購網了解,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發布了一則招標公告,一千萬級大型醫療設備采購大單,拒絕進口產品投標!
據公告了解,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本次預算2300萬,采購一套設備,包括DSA及配套設備。
值得關注的是,在采購文件中明確表示:本次采購產品為“非進口產品”,并且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注:本項目上述清單中“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機”為本項目核心產品。投標人提供核心產品品牌均相同且通過資格審查、符合性審查的不同投標人參加同一合同項下投標人,按一家投標人計算,評審后得分最高的同品牌供應商獲得中標人推薦資格,其他同品牌投標人不作為中標候選人。經評委會審查,參與投標的核心產品品牌少于3個的,本項目作廢標處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原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始建于1971年,是國家衛健委直管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目前醫院配備有手術機器人、PET-CT、3.0T MR、能譜CT、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及后裝治療機、DSA、乳腺X光機、四維彩色多普勒診斷儀、骨密度儀、大型生化自動分析儀,以及中央重癥監護系統、雜交手術室、人工肝支持系統等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醫療設施。
國家衛健委直管的大三甲醫院,開始向國產高端醫療設備拋灑橄欖枝,其意義不言而喻!
一批頂級醫院,開始采購國產!
事實上,除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四川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國內頂級醫療機構,也逐步開始采購國產醫療設備。
以北京協和醫院為例,近年來大批醫療設備采購訂單,都開始明確只采購國產產品。
單個訂單不足以說明什么,但國內頂級醫療機構開始愿意主動采購國產醫療設備,這很重要。
例如本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采購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射線機(DSA)”,這類設備一直處于嚴重依賴進口狀態,很少有醫院采購時會明確拒絕進口產品投標,本次卻直接拒絕進口產品入場,無疑給足了國產品牌底氣。
目前,國產DSA(大C)主要有唯邁醫療-醫用血管X射線造影機(極光)、東軟醫療NeuAngio 30C(漢武)及 NeuAngio 30F(漢·光武)、萬東醫療CGO-2100 PLUS(金剛)、樂普醫療Vicor-CV 100。
由于血管造影設備技術壁壘較高,目前市場上的大C品牌相對固定。因此可以確定的是,在產品符合醫院要求的前提下,該項目最終將由上述國產廠商之一中選。
未經批準,公立醫院禁止采購進口!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多數大型公立醫院由于老舊的觀念以及采購陋習,很少愿意去采購國產設備,這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國內企業研發和創新的積極性與信心,嚴重限制了國產設備的發展。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型醫院開始主動選擇采購國產,政策支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國內開始涌現出一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企業,部分產品從技術與質量上與進口已相差無幾,甚至國產在某些領域已經實現了超越。
此前,中紀委還發文力挺國產醫療設備:從全部依賴進口到多個"世界首臺",國產CT的硬核逆襲。點名表揚東軟醫療、新華醫療、聯影醫療等國產高端設備制造商。
近期,安徽省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公立醫療機構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直接要求在國產能夠滿足的情況下,優先采購本土產品;未經批準,公立醫院不得開展進口產品采購。
同時,山西省2022年-2023年集中采購目錄與采購限額標準中,還將“公立醫院乙類大型醫療設備項目”納入了公共服務的政府采購項目范疇,CT、MRI、DSA、LA、SPECT等乙類大型醫療設備優先采購國產。
今年,伴隨著越來越多利好政策的下發,不論是基層還是三甲,是中低端還是中高端,國產醫療設備將會迎來一個配置高峰,值得期待!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相關閱讀
- 財政廳:采購設備有新要求,波及CT、MRI、DSA...2022-04-28
- 拒絕進口!又一千萬級器械采購大單結果公布!2021-12-01
- 25省新建大批三甲醫院 器械配置需求來了(附名單)2021-06-30
- 總投資超320億元!10省新建大批三甲醫院(附名單)2021-01-04
- 國務院指令!采購醫療器械,這些必須國產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