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電波刀治療脂溢性角化病265例臨床分析
劉曉紅 趙子卿 趙荻 宋來濤 楊惠 劉艷霞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老年疣,是因角質形成細胞成熟遲緩所致的一種良性表皮內腫瘤,多發生于老年人,但也可見于年輕人,皮損最常見于頭面部,一般無自覺癥狀,但影響美容。自2005年以來,我們應用美國ELLman射頻電波刀治療脂溢性角化病265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資料及方法 265例均為門診病人, 男105例,女160例,年齡21-72歲,絕大多數為40-60歲,皮損部位有面、頭部、 軀干、上肢、手背等處,以面部及手背居多。皮損有淡褐色斑片,也有高于皮面、表面粗糙或呈疣狀增生的斑丘疹及斑塊,直徑約0.3-1.5 cm。
治療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局部常規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根據病變大小選擇合適形狀號碼的發射極,將病變組織分層氣化,直到創面可見新鮮紅潤的正常組織為止,一般7-14d自行愈合,創面無需包扎。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修整創面邊緣,使治療創面與正常組織平滑、自然的過度,以利于皮膚再生及周邊皮膚表皮向創面生長。較小的病變組織可直接氣化,不需要局麻,患者只有輕微的燒灼感。
療效判定標準:皮疹完全消失為痊愈,部分消失為有效,無明顯變化為無效。
結果 本組265例患者中261例痊愈,4例有效,有效率100%,治愈率 98.5%,所有病人愈合后無瘢痕形成,少數患者創面顏色在一定時期為粉紅色或淺褐色,但色素期過后,均能恢復正常膚色,效果滿意。
討論 脂溢性角化病為中老年最常見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腫瘤,傳統的治療有液氮冷凍、高頻、激光等方法,冷凍容易損害正常皮膚或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疼痛、水腫、水皰、出血、潰瘍、色素沉著或減退、 瘢痕等。髙頻及CO2激光治療,容易產生瘢痕及色素改變。
ELLman射頻電波刀采用定向無線電波發射技術,由主機產生精確的4.0 MHZ 的無線電波經發射極發出,當無線電波通過組織,其推動組織內部的水分子瞬間產生快速振蕩,形成低溫熱能,從而導致細胞內水分子蒸發,達到破壞細胞或使細胞揮發的結果。射頻轉化的熱能產生于組織內部,而發射極本身不發熱,因此其對周圍組織損傷非常小,僅15μm,而普通電刀或激光對周圍組織損傷一般在500 ~ 650 μm,是射頻刀的30 ~ 40倍、ELLman 射頻電波刀4.0 MHZ發射頻率,是與其它超髙頻治療儀(發射頻率為0.5?1.0 MHZ)的最顯著的差別之處2。研究證明4.0 MHZ射頻電波能量是對組織進行切割、切除、止血的最佳頻率,而副作用最小。ELLman射頻電波刀發射極可以自我消毒,切割組織時能防止致病微生物侵犯,直接即刻去除皮膚的病變組織,而無碳化壞死組織存留,出血少,創面淸潔干燥,組織解剖層次淸晰,能保證對皮膚生發層的保護,使愈合后術區無癍痕形成, 是真正的微創技術。
4.0 MHZ,其頻率介于無線電波和電視的頻率之間,對長期使用儀器的操作者十分安全。另外ELLman射頻電波刀使用安全,對體內電子裝置也無影響,這對日益增多的依賴體內置入電子裝置生存的患者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福音。
我們應用ELLman射頻電波刀治療脂溢性角化病共265例均取得了滿意療效。
具有微創,安全,創面清潔,出血少,術后愈合快,色素沉著少,無瘢痕形成等特點。特別適用于脂溢性角化病這類表皮內病損的治療。
參考文獻
1.路傳兵,高昕,范國富.ELLman雙頻射頻機簡介及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中國醫學裝備 2006;3(4):29 - 30.
2.Turner RJ, Cohen RA, Voet RL, et al. Analysis of tissue margins of cone biopsy specimens obtained with “cold knife”, CO2and ND: YAG lasers and a radiofrequency surgical unit. J Reprod Med 1992; 37(7): 607-610.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