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有兩大優勢
新浪財經訊 2010年12月8日至9日,清科集團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論壇在上海召開。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本次活動。軟銀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華平在會上表示,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有兩大優勢,即病人的病例和各種各樣的病類很廣,以及研發和生產的具有綜合優勢。
以下是發言實錄:
蔣曉冬:講完了藥,我們把眼光投向醫藥行業發展相對滯后的板塊,也就是醫療器械板塊,還是回到中國230多家醫療上市公司里面,其中醫療器械企業不到20家,包括國內和國外,市值只占總醫療板塊的10%左右,而這個數字,同樣的數字是25%,我知道軟銀中國投入了很多醫療器械的項目,所以能不能談一談產業發展的現狀機會。
華平:從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自主產權的角度來講,其實中國的醫療器械和國際接軌的程度更高,換句話說差距更小,在過去的十年這個發展是飛速的,有兩個標桿性的差異,相信大家比較清楚。
一是在2005年中國的發展從醫療器械的進口國變成了進出國,到現在出口已經是超過進口50%了,還有就是MA在美國的上市,包括醫療器械公司已經走向世界了,在過去的五年大家主要看的是做一些模仿產品,Capital Products,現在已經開始走向創新了,因為醫療器械無非是要兩個引擎推動的,因為現在中國的產業技術非常好,包括電子,包括材料,包括機械,這些跟國際,特別是制造業方面基本上已經停掉了,差距不會太大,這個引擎盡管已經差不多了。
但是有一個引擎稍微有一點慢,就是醫療的水平,所以整體來講醫療水平比發達國家其實滯后的還是很多的,這幾年也在追趕,所以有了一個技術平臺,醫療的水平又往上走,中國的自主產權的產品就發展得非常快了,基本上現在80%都是在海外市場,所以第二就是機會,機會實際上不光是早期可以做市場營銷,現在真的創新的機會,包括產品不斷的升級和優化。
中國企業有兩大優勢,一個就是總體來講人口比較多,病人的病例和各種各樣的病類很廣,而北美和歐洲相對來講是我們的一個優勢,可以開發出中國自己的產品,第二就是研發和生產的綜合優勢,比如像西門子,我在西門子工作了七年,主要是醫療系統搞研發和市場,西門子是大公司,做任何事情時間周期長,開發成本高,而中國的研發團隊相對來講成本還是低,所以我們開發的產品可能是用現在的技術,對于一些相對來講細分市場的產品可以做的比國外的公司更加好。
所以我覺得在將來看,總體來講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這幾年一定會是跟國際接軌的更快,更好,而且在國內的上市公司,包括像我們的投資公司都已經做上市的準備了。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