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國家醫保局回應了
面對廣闊的種植牙市場,集采帶來的影響會如何體現在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的這對關系里面?
01種植牙暫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原因為何?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6184號建議的答復》,其中再次明確,“暫時還沒有能力將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答復》中指出,2021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水平僅900元左右,當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主要還是立足于“保基本”的功能定位,保障參保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
相較于固定義齒、活動義齒等,種植牙屬于更高層次的醫療需求,將其納入醫保報銷既不符合“保基本”定位,也不符合公平性、合理性原則和待遇清單相關要求。
對此,黑龍江一位民營牙科醫院的負責人對賽柏藍器械指出,種植牙不能夠進入醫保報銷范圍,對于很多患者來說是在預期之內的。患者的主要訴求還是降價,不論是集中采購還是收費標準制定,最終患者希望看到支付的金額在減少。診所最近有很多患者來問價格是否有調控。
他分析:種植牙的花費動輒幾千甚至上萬,如果進入醫保報銷,那么其他的病癥需要救治,患者可能會無法負擔。鑲牙具有重復性的特點,如果患者一段時間覺得不美觀了,想重新再鑲,還需醫保負擔嗎?所以這導致很難去判斷患者是為了美容,還是只是為了緩解病癥。
“種植牙其實是不屬于直接的治病項目,有醫療美容的方向。”一位從業者也同樣談到。
據賽柏藍器械觀察,一段時間以來,浙江、云南、河北、甘肅、四川、安徽、廣東、遼寧、山東、湖南等多地公布參與口腔種植體集采和響應全流程醫療服務價格調控意愿情況,其中不乏民營醫療機構的身影。
以深圳為例,市醫保局公開的《深圳市開展口腔種植服務醫療機構名單信息》中,共呈現了67家公立醫療機構和610家民營醫療機構的集采和服務價格調控參與情況。
其中,“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560家民營醫療機構”都主動響應和踐行醫保部門提出的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目標調控。
民營醫療機構中,不參加種植牙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占11.3%。總部位于深圳的民營連鎖口腔醫療機構同步齒科,旗下也有多家醫療機構出現在名單中,是否參加種植牙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一列均顯示為“是”。
據悉,此前廣東省醫保局《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工作的預通知》中,曾特別提及,請大型民營連鎖口腔醫療機構同步齒科總部所在地的深圳市醫保部門切實負起責任,全力動員協調其參與集采并如實報量。
02公立醫院調價,會影響民營醫院業務嗎?
今年9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全流程種植醫療服務價格,整體不超過4500元每顆。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適當放寬,最高放寬額度為1800元。
集采方面,原則上各統籌地區參加本次集采的醫療機構數(含民營)占開展種植牙服務醫療機構的比例應達40%以上,或本區域報送需求總量占上年度實際使用總量的比例達50%以上。
兩周后,四川省醫保局發布《口腔種植體系統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參加此次集采,集中帶量采購周期確定為3年。
河南一位民營口腔診所負責人告訴賽柏藍器械,目前診所還沒有收到具體執行的細則,很多患者透露公立醫院的調價也暫時沒有開始。“我所在診所的耗材采購價和公立醫院差不多,現在也在等待集采消息,希望能把價格打下來一部分。”
在談及公立醫院價格下調是否會影響民營醫院定價時,上述負責人表示,當地公立醫院種植牙收費遠高于民營醫院,即使公立醫院調價后,與民營醫院價格仍有較大差距,對客源影響不大。
他談到,價格高低對患者的選擇有很大影響,出于價格考量,許多患者甚至會從外地專門來做種植牙,所以口腔種植的價格戰也比較激烈。“種植牙政策出臺之前,我們在與其他機構的競爭中,就已經反復下調價格,現在的收費已經比較低了。”
另一位牙科醫院運營的人也指出,一部分患者會擔心民營機構亂加價,價格不透明,公立醫院比較規范。集采后,如果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價格差別不大,可能會有一部分患者流向公立醫院,但仍不好預估具體放入量。
據國家醫保局了解,公立醫療機構采購高端品牌種植體4000元至6000元每套,其他種植體2000元至3500元每套,流通過程存在價格虛高空間。公立醫療機構從第三方加工廠采購的牙冠大多在1000多元,自制牙冠價格更高。
此外,醫療服務費用占種植牙整體費用比重較高,全國范圍內登記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各省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的醫療服務部分的平均費用超過6000元,一些省市超過9000元。醫療服務費用偏高的原因多樣,既有項目設置不合理,過度分解,也有定價過高、巧立名目亂收費等。
03降價帶來的手術增量,會反哺各方市場嗎?
民營醫院在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之下,已經暗流涌動。據悉,在集采方案發布之前,降價就已成許多機構吸引患者的最新“噱頭”和手段。
中醫藥信息學會口腔分會副秘書長喬恩表示,在集采政策出來之前,很多民營機構就已經開始降價了,即使沒有到集采降幅的程度,但也是好幾倍的差距了,在集采影響下,市場在慢慢推進。
“對公立、民營醫療機構來說,種植牙集采都帶來更大量的患者和更大量的收入。”健康服務運營管理專家仲崇明認為。
他分析,因為耗材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看病的欲望,這個市場沒有被完全地釋放出來,而病人數量少又導致市場總體的服務價格升高。因為量小,服務就要偏貴,可能就會添加一些過度的治療和檢查,這種問題也曾有地區出現過。
“其實它本可以不是消費醫療,醫保原來對眼科、齒科、皮膚科等關注的少,可能間接導致一些不合理價格趁虛而入”,仲崇明強調。
而在一定程度上,降價帶來的手術增量,或將反哺種植牙各方市場。
喬恩談到,國內的口腔就診率很低,我國有超過50%的人存在口腔問題,但這個人群的就診率僅有5%左右,比其他的疾病低得多。“種植牙價格下來之后,很多正在因高價猶豫的病患就會主動來醫院就診,老百姓就診率或有一個明顯提升。”
“患者量提升之后,相對于已經較為飽和的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的競爭力度就更大一些。一些民營機構已經開始做準備工作,包括提前降價、加大價格宣傳等來吸引消費者,充分抓住這次機會擴展自己的業務。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民營醫院,市場份額可能就會降低。”
【來源:賽柏藍器械 】

相關閱讀
- 多地迎來“降價潮”,種牙“自由”之后牙該怎么種?2023-05-11
- 醫保局:1月起,種植牙納入醫保!2023-01-05
- 種植牙集采方案基本成熟!多省開始填采購數據,寧波模式先行降價60%2022-03-28
- 揭秘口腔市場暴利10倍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