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發布 協和醫院獨占鰲頭
2012年度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近日在滬發布。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名列前三。
一年一度的“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評選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組織,應用“行業聲譽與科研產出”相結合的評審體系,綜合考慮學科建設、臨床技術和醫療質量、科研水平等三方面因素后,通過問卷調查形式,由全國30個臨床專科的1579名著名專家學者參與評審,他們均是中華醫學會專業委員會的全國委員和各省市區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它是我國第一次針對醫院專科和醫院本身所做的排行榜,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項目,自2010年起已連續發布了4個年度,逐漸成為全國醫院學科的標桿和患者的就醫向導。
四次評選,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三家一直高居榜首。從第四名至第十名依次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教授介紹說,除了醫院綜合排行外,“最佳醫院專科匯總”和“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兩份專科排行榜更值得關注。它們可打破綜合排名中“好醫院都集聚在北上廣”現象,使重慶、沈陽和武漢等城市的“最佳”也有露臉機會,使“最佳”的區域分布更廣泛、更合理。每個專科均由專家評審排列第一名到第十名,有利于患者了解中國醫院的專科特色,也為疑難雜癥和異地就醫的患者選擇醫院專科時提供參考依據。
2012年度的醫院專科排行榜中,新增加了老年醫學和康復醫學兩個專業。記者注意到,在“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中,依然是京滬兩地醫院遙遙領先,30個專科排行榜的第一名中,17個在北京、8個在上海。
據悉,繼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推出排行榜后,近兩年一些政府、行業及網站等民間組織也推出了不少醫院排行榜,側重點各有不同。高解春解釋,醫院排行榜包含多個維度,例如醫療質量、服務態度、醫療環境等等,但許多指標難以測量。“復旦版“排行榜主要以學科水平與科研能力為評審標準。業內專家表示,一個醫院的發展,臨床專科特色尤為重要。美國的很多最佳醫院床位數都在500-800張,但其特色專科非常優秀。醫院的規模不是關鍵,臨床能力、專科建設、人才培養才是醫院管理長遠發展的關鍵。
對這份排行榜,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院長、黨委書記俞卓偉教授表示,它的確為病人提供了正確的導向,對醫院也有一定的鞭策、激勵的作用。在專科聲譽榜上位列小兒內科第一名、小兒外科第二名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黃國英則表示,榜單成績好,壓力卻更大;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一旦解決不了疑難雜癥,就成了名不副實。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是上海市排名最靠前的最佳醫院,該院院長朱正綱認為,還要繼續完善醫療信息數據庫的建設,讓更多的專業人士、乃至病人群體參與到評審過程中,讓排行榜的多角度與公信力獲得進一步提升。
醫院排行榜方便了老百姓在碰到疑難雜癥時找到好醫院,少走彎路,康復更快。但也受人質疑:“張榜“讓很多三甲醫院門診量激增,就醫更加困難。以北京為例。北京擁有醫院569家,占全國21979家的2.59%,一年診療超過1億人次,占全國22.6億人次的4.62%。如果患者“按圖索驥”,各大三甲醫院將更忙。
“讓病人‘下沉’到基層醫院看病,不能靠行政命令或輿論來控制,只能通過階梯價格、醫保定點等方法來加以限制和引導。榜單上的好醫院,應當成為全國該專科領域的臨床疑難疾病診治中心和專科醫生培養中心。至于常見病、多發病的病人,完全沒必要一味追求‘榜上有名’的醫院專家。”高解春這樣說。
高解春建議,老百姓看病要分三步走:對于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或常見病,先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別都擠到“最佳醫院”去;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無法確診和治療,可以轉到上一級醫療機構,或請專家會診;在當地三甲醫院無法有效治療的患者,可從最佳醫院或最佳專科榜單中,選出距離自己較近的醫院就診。

相關閱讀
- 第十二屆婦產科學新進展學術大會暨華潤會議2016-04-12
- 北京協和醫院2016第十二屆實用婦科內分泌學習班2016-04-06
- 賣掉協和醫院是中國醫改成功的開端?2016-03-15
- 這才是現實:武漢協和醫院教授遭毆打,縫合五針!2016-01-25
- 2014年全國生殖醫學臨床實踐和研究論壇暨生殖醫學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