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砍價、量價掛鉤在全國漫開 耗材最高降價87%
醫藥網8月31日訊 組團砍價、量價掛鉤在全國漫開
普通耗材聯盟帶量價格談判
8月28日,據南京醫保局官微發布,去年同期南京市醫療保障局牽頭成立南京、淮安、泰州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城市聯盟(簡稱“南京聯盟”)。南京聯盟率先組織開展了普通醫用耗材聯盟帶量價格談判,聯盟帶量采購的精密輸液器等4個類別,平均降幅75.1%,最高降幅達87.39%。
該采購結果在南京地區36家定點醫療機構落地執行,截止2020年7月底,已實際節省醫療費用2.25億元。
聯盟帶量采購總體執行情況良好,通過南京醫用耗材(藥品)陽光監管平臺監測,36 家定點醫療機構年度帶量計劃采購總金額9133.67 萬元,實際采購金額 9662.88 萬元,完成率為 105.79%。
22家三級醫療機構年度帶量計劃采購總金額8325.23萬元,實際采購金額 8706.10 萬元,完成率為 104.57%;
14家二級醫療機構年度帶量計劃采購總金額 808.44 萬元,實際采購金額 956.79 萬元,完成率為 118.35%。
聯盟帶量采購涉及密閉式靜脈留置針(普通型、安全型、耐高壓型)、精密輸液器(不含塑化劑、含塑化劑)、植入式給藥裝置(輸液港)、預充式導管沖洗器等4類7個品種,36家定點醫療機構實際采購進度較好,總的完成率達105.8%,超過預期。
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帶量采購情況一覽▼
(圖片來源:南京醫保局)
全國各地聯盟框架建立
8月21日,山西省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藥品和醫用耗材掛網采購省際動態聯動工作的通知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指出京津冀以及11個省份將形成聯盟。
聯盟之后將實現省際聯盟采購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保障公立醫療機構采購使用,將探索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醫用耗材虛髙價格。
目前,京津冀為首的“3+6”跨省聯盟帶量采購落地,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山東省在內的9省從部分高值耗材開始率先實施。
可以看到“價格網”正在加速形成,14省際聯盟數據共建共享平臺、國家醫保局藥品耗材統一招采平臺、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以及高值耗材4+7帶量采購,四者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各地針對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分類目錄清晰等原則對不同類別的耗材進行了“帶量采購”。省級(聯盟)目錄中,支架、晶體、骨科類耗材高頻率入選;市級目錄中,留置針、輸液器、鎮痛泵等低值耗材高頻率入選。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