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質子設備停用兩年 維護費該咋辦?
質子重離子技術被譽為“治癌利刃”,以殺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成為被當今國際公認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療技術。
如今,國內首臺質子治療設備和重離子設備都在緊鑼密鼓的研制當中,但其維護費用和使用許可問題仍待解決。
而當時,美國的LBL已經利用其高能同步重離子加速器BEVALAC開始重離子治療臨床試驗接近20年,收治各種難治癌癥患者接近3000人。換句話說,我國起步晚了近20年。
2006年11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對4例淺層惡性腫瘤患者進行了首次臨床治療試驗,使中國成為國際上第4個進行重離子臨床試驗的國家。
“對肺癌、肝癌乃至醫學界最頭疼的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的局部控制率在80%以上。”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肖國青說。
目前,蘭州近代物理所正在打造兩臺重離子治療示范裝置,其中一臺下個月就能進行調試。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曾進行全球招標建設,當時,西門子報價15億元,蘭州近代物理所也參與了競標,報價6億元。
不過,結果還是讓梁偉等人頗為失落。上海市政府最終選擇了西門子。“西門子的維護費用每年也要在1億~2億元左右,而我們的運行費用則要便宜幾千萬元。”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成果轉化與產業處項目主管梁偉說。
對于中國人來說,胸腹部的癌癥最為常發,治療需要90度的終端配置。但當時,西門子的儀器卻沒有配備。
“蘭州的重離子治療設備的性能比引進西門子的好得多。”一位知情專家告訴記者。
與重離子治療相比,質子治療已治病人數量多,治療裝置數量增長快,設備價格相對較低。“質子治療可以使重要器官和組織免受損傷,適用于兒童腫瘤患者。國外已經有相應的計劃部署。”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所長趙振堂說。
自1990年美國LomaLinda建成世界第一臺專用質子治療中心以來,國際上掀起了一股“質子治療熱”的潮流。
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包括中科院高能所在內的一些研究機構以及企業開始開展相應的研究設計,不過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持續下來。
2005年,山東淄博萬杰醫院首家引進質子治療系統,耗資10多億元人民幣,而每年的維護費用高達600萬-1000萬元。
如今,這一設備已經停止運行兩年。“由于維護費用貴,醫院停止了和公司的維修合同,后來機器出現故障。”一位知情者告訴記者,這些的根源還是在于其核心技術均由發達國家掌握,所以出現廠商維修價格難以承受的現象。
為實現質子治療裝置的國產化、降低治療成本,上海市于2012年部署和啟動國產質子治療裝置的研發,上海應物所承擔首臺質子治療示范裝置的研制,整臺設備計劃于2018年投入醫學應用。
“我們希望中國自己掌握這個方面的技術,也希望在對國民健康或者高端醫療設備有重大意義的技術能夠有自己的突破。”趙振堂說。
“大概有70%的病人適合采用質子重離子治療,而一臺重離子治療儀器每年卻只能治療1500人左右。”梁偉說。
不過,到現在為止,國內并沒有國家層面的支持計劃。高昂的治療成本無疑是一頭攔路虎,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一個療程的治療費用報價為27.8萬元。
質子重離子治療裝置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醫療設備,專家擔憂,出于目前國家對大眾健康、平民醫療的考慮,政府可能更傾向于發展或者引進一些更加常用的醫療設備。
“現在已有不少病人通過國內的機構接受國外的治療,很多國外的廠商也在拼命要在中國建立治療中心。”方守賢說,在此情況下,如果國內不開發和掌握技術,勢必會非常被動。
一直以來,國內醫療機械行業長期實行配置許可制度,若想引進或者建設大型醫療設備,必須要事先拿到許可證。
2014年底,衛計委曾有對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之意。不過,目前,這一政策又有收緊的趨勢。
“大型的醫療設備不是哪個醫院想有就有的,衛生部門打算在哪個點布置,這是一個未知的因素。”中科院蘭州近代物理所研究員李強說。
而在方守賢眼中,質子重離子治療也需要穩妥的發展。而這包括長時間的觀察治療效果,病人的反應,在此基礎上,決定布局多少臺,“還要開展相關的培訓,包括醫生、護士的培訓使用等。”
